玉皇诏我自旴城,下车期年微政声。
唯得奇童颍川子,年始七岁业老成。
手挥椽笔书大字,口诵五经富强记。
君非祖德积馀庆,来裔安能具神智。
一见降羡增嗟呼,寄言昭武元正夫。
长歌大轴贻褒赞,比拟刘晏李泌徒。
近来诗思复清峻,辞赡格老实奇俊。
居尝亲试一一精,奏达帝聪彰圣运。
英庙激赏人中祥,俞旨颁降政事堂。
临轩未暇召入对,龙驾俄闻升上苍。
举世才命各有待,俊气尚幼佳名在。
玉皇诏我自旴城,下车期年微政声。
唯得奇童颍川子,年始七岁业老成。
手挥椽笔书大字,口诵五经富强记。
君非祖德积馀庆,来裔安能具神智。
一见降羡增嗟呼,寄言昭武元正夫。
长歌大轴贻褒赞,比拟刘晏李泌徒。
近来诗思复清峻,辞赡格老实奇俊。
居尝亲试一一精,奏达帝聪彰圣运。
英庙激赏人中祥,俞旨颁降政事堂。
临轩未暇召入对,龙驾俄闻升上苍。
举世才命各有待,俊气尚幼佳名在。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师道所作的《赠陈公衮》,主要赞扬了陈公衮的才华和早慧。首句“玉皇诏我自旴城”以神话开篇,暗示陈公的非凡出身。接下来描述他在旴城一年的政绩虽微,但已显示出管理才能,特别是对一个七岁的“奇童颖川子”的发现和培养,显示出他的识人之明。
诗中称赞陈公记忆力超群,能熟练书写大字并熟读五经,认为他的智慧并非仅凭家族积累,而是天赋异禀。诗人惊叹于陈公的才华,并将其与历史上的贤相刘晏和李泌相提并论。随后,诗人赞赏陈公的诗歌创作,认为其清新峻峭,辞藻丰富,风格独特。
陈公的诗才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他的作品被呈送到朝廷,得到英庙(可能指宋太宗)的赞赏,并将他的诗作颁降至政事堂。然而,皇帝并未立即召他入宫应对,而是不久后陈公就被提升到更高的位置,象征着他的仕途前景光明。
最后,诗人感慨世间人才各有其命运,而陈公虽年轻却已显现出杰出的才情,预示着他未来的辉煌。整首诗通过赞美陈公的早慧和才华,表达了对他的高度评价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