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罗石室中,清雅胜支公。
地静无尘到,天高有穴通。
松罗石室中,清雅胜支公。
地静无尘到,天高有穴通。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清雅的山中石室景象,通过对比“胜支公”来强调其超凡脱俗之美。诗人以“地静无尘到”形容环境之幽静,意味着这里远离尘嚣,没有一丝尘土。接着,“天高有穴通”则表达了石室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它与高远天空之间微妙的联系,仿佛连通了人间与天堂。
诗中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悟,而且也展现了其个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通过描写这种超然物外的居所,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优美的语言,勾勒出一个令人向往的理想之境,既有自然景观之美,又蕴含了深邃的人生哲思。
柳初妍,花渐好。可恨行期到。
落梅香尽,澹月朦胧影微照。
风帘银烛暗,露幕金花小。
纵离歌缓唱,残角又霜晓。琐窗前,秦吉了。
促上长安道。扬鞭西去,几点稀星尚云表。
去程疑是梦,宿酒昏情抱。凤楼空,琼箫声渐杳。
游丝弄晚,卷帘看处,燕重来时候。
正秋千亭榭,锦窠春透。
梦回褪浴华清,凝温泉、绛绡微皱。
芳阴底,人立东风,露华如昼。宜酒。
啼香泪薄,醉玉痕深,与春同瘦。
想当年金谷,步帷初绣。
彩云影里徘徊,娇无语、夜寒归后。
莺窗晓,花间重携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