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角溪城下,千年黑蟒蟠。
云深仙宅窅,竹密醮坛寒。
汉量铜花绿,隋钟火籀丹。
天风步虚静,微月听鸣銮。
阙角溪城下,千年黑蟒蟠。
云深仙宅窅,竹密醮坛寒。
汉量铜花绿,隋钟火籀丹。
天风步虚静,微月听鸣銮。
这首宋诗《宛陵道院》是陈允平所作,描绘了一幅宛陵道院的神秘而宁静的画面。首句“阙角溪城下”点明了道院坐落在溪流边的古城墙角落,有一种历史的沉淀感。"千年黑蟒蟠"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道院古老而庄重的氛围,仿佛有千年老蟒盘踞其旁。
接下来的两句“云深仙宅窅,竹密醮坛寒”,进一步渲染了道院的幽深和神秘,宛如仙境,云雾缭绕,竹林幽深,醮坛(道教举行仪式的地方)显得冷寂清寒。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道教修行的超凡脱俗。
“汉量铜花绿,隋钟火籀丹”则借历史典故,暗示道院历史悠久,铜器泛着绿色,隋代的钟声回荡,篆刻的经文如丹色鲜艳,增添了道院的文化底蕴。
最后两句“天风步虚静,微月听鸣銮”,以天风轻拂、月光微照,以及远处传来的銮铃声,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的意境,让人感受到道院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禅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宛陵道院的风貌,展现了其历史积淀、神秘气息和超然境界,给人以深深的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