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鹿柴》
《鹿柴》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鹿柴护周阹,虞人谨守诸。

设听雉兔往,了识谷陵虚。

尽信彼为阱,吾闻亦子舆。

辋川又曾有,较此竟何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林景象,通过鹿柴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鹿柴护周阹”,以鹿柴作为守护的象征,暗喻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鹿,作为森林中的居民,其活动不仅体现了生命的活力,也象征着自然界中生物间的相互依存与和谐共处。这里的“周阹”可能指的是围绕鹿的保护区域或其栖息地的边界,强调了自然环境的完整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接着,“虞人谨守诸”一句,进一步描绘了管理与保护的场景。虞人,古代负责山林管理的官员,他们在这里的角色是守护者,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也保护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这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资源的尊重与合理利用的思想。

“设听雉兔往,了识谷陵虚”则通过具体的动物活动,如雉鸡和兔子的移动,以及对山谷空旷之地的感知,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之美。雉鸡和兔子的活动,不仅丰富了森林的生态多样性,也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时,“谷陵虚”一词,既指出了山谷的空旷,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寂静与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平和。

“尽信彼为阱,吾闻亦子舆”这两句则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与哲学反思。诗人似乎在探讨是否所有看似危险或陷阱的事物都应被完全信任或避免,还是应该持有更开放和理解的态度。这里引用了子舆(即庄子)的名字,可能是借用了庄子哲学中的某些思想,强调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入理解和尊重,以及在面对未知或看似困难的情况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最后,“辋川又曾有,较此竟何如”将话题引向了另一处风景——辋川,暗示了诗人对不同自然景观的比较与思考。这不仅是对鹿柴这一特定场景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之美的普遍追求和对不同自然景观之间差异性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情厚爱,以及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它不仅是一幅自然风光的画卷,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自然宇宙对话的产物,充满了对和谐共生、自然智慧和内在平和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凝翠堂

耸耸排修竹,萧萧拂蠹檐。

秋声送凉雨,晚影碎寒蟾。

居处贫非病,生涯智养恬。

著书聊自守,非欲效幽潜。

(0)

占晴·其一

南国无全腊,江天可喜晴。

山林开雪色,凫雁与风声。

春物催群动,年华强旅情。

无人同此酒,叹息滞蛮荆。

(0)

虞部刘员外约游金明光以贱事失期刘惠诗见嘲以诗四首谢之·其四

上苑花繁高覆墙,曲堤风暖柳丝长。

炉边应有步兵尉,瓮下难寻吏部郎。

(0)

陈胜

夥涉矜豪欣据陈,力崇司过督群臣。

欲将燕雀轻天下,自使侯王不复亲。

(0)

便坐廷中稆生嘉禾两本因成二十八字呈同僚诸君

报政三年愧鲁公,将何归奏未央宫。

便廷嘉谷知天意,因得从容贺岁丰。

(0)

寒芦

洞庭木落风霜秋,兼葭处处使人愁。

可怜一见京尘里,却忆孤槎天际浮。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