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盆三月水连天,沃野全归乱草边。
为问城齐仲山甫,可能一辟汶阳田。
倾盆三月水连天,沃野全归乱草边。
为问城齐仲山甫,可能一辟汶阳田。
这首诗描绘了山东地区三月时节的景象,以倾盆大雨和连绵不绝的雨水将田野变为一片荒芜,杂草丛生的场景作为背景。诗人通过“倾盆三月水连天”这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雨水之盛,仿佛与天空相连,营造出一种磅礴大气的自然景观。接着,“沃野全归乱草边”一句,转折描绘出原本肥沃的土地如今被杂草侵占,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象。
后两句“为问城齐仲山甫,可能一辟汶阳田”,则引入了历史人物和典故,借以表达对土地开垦和治理的思考。这里引用了《诗经》中关于齐国君主城齐和鲁国大夫仲山甫的故事,他们曾致力于恢复汶阳田的耕作,以此象征着对恢复荒废土地、促进农业发展的渴望。诗人通过这一问句,表达了对过去成功治理土地的怀念,以及对未来能够再次实现土地繁荣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变化,还蕴含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洞察。
看墙头。前朝李树桃花,断送风流。
但枝上鸟惊朱槿,池中鱼戏青苹。薰风满楼。
多情望断牵牛。早起独开绣帐,夜眠谁共香篝。
孤负却窗前,一床湘簟,夏日原长,今年觉短,更兼小胆空房易怯,修眉照镜生愁。
瘦堪忧。腰肢不待高秋。
若耶一曲,西湖十里,何须太华峰头。
翠叶田田,红妆冉冉,六郎近日娇羞。玉井藕香柔。
更凌波步步,窈窕清幽。
越女吴姬,采花轻泛木兰舟。水宫仙子遨游。
任飞来飞去,野鹭闲鸥。
带月夜舒,迎风昼卷,汉家别样风流。绰约待凝眸。
趁良宵美酒,醉赏消愁。莫待红衣落尽,对高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