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心劲节本通材,气味时时近草莱。
太息热中如火炽,醉心熏得黑如煤!
虚心劲节本通材,气味时时近草莱。
太息热中如火炽,醉心熏得黑如煤!
这首诗通过对比竹子与人的品质,表达了对正直、廉洁人格的赞美,以及对那些被欲望和权力蒙蔽心灵的人的批判。
首句“虚心劲节本通材”,赞扬了竹子谦逊而坚韧的特性,象征着拥有通达智慧和高尚品德的人。接着,“气味时时近草莱”则进一步描绘出竹子与自然亲近的形象,暗示着这种人与世无争、贴近平凡生活的特质。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此,而是通过转折,揭示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太息热中如火炽,醉心熏得黑如煤!”这里,诗人以“热中”和“醉心”形容那些被欲望和权力所驱动的人,他们的内心如同熊熊烈火,失去了清明,甚至变得如同被熏黑的煤炭一般污浊不堪。这一对比强烈地突出了正直与贪婪之间的鲜明差异,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守道德底线、追求精神纯净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竹子这一意象,不仅展现了其自然界的美好形象,更寓意深刻地探讨了人性中的善恶选择,以及在面对诱惑时保持自我纯净的重要性。
秋风离九陌,心事岂云安。
曾是求名苦,当知此去难。
辛勤程自远,寂寞夜多寒。
诗句无人识,应须把剑看。
斗柄东回岁又新,邃旒南面挹来宾。
和光髣髴楼台晓,休气氛氲天地春。
仪籥不唯丹穴鸟,称觞半是越裳人。
江皋腐草今何幸,亦与恒星拱北辰。
廓落溟涨晓,蒲门郁苍苍。
登楼礼东君,旭日生扶桑。
毫釐见蓬瀛,含吐金银光。
草木露未晞,蜃楼气若藏。
欲游蟠桃国,虑涉魑魅乡。
徐市惑秦朝,何人在岩廊。
惜哉千童子,葬骨于眇茫。
恭闻槎客言,东池接天潢。
即此聘牛女,曰祈长寿方。
灵津水清浅,余亦慕脩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