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蒲门戍观海作》
《蒲门戍观海作》全文
唐 / 陈陶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廓落溟涨晓,蒲门郁苍苍。

登楼礼东君,旭日生扶桑。

毫釐见蓬瀛,含吐金银光。

草木露未晞,蜃楼气若藏。

欲游蟠桃国,虑涉魑魅乡。

徐市惑秦朝,何人在岩廊。

惜哉千童子,葬骨于眇茫。

恭闻槎客言,东池接天潢。

即此聘牛女,曰祈长寿方。

灵津水清浅,余亦慕脩航。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ménshùguānhǎizuò
táng / chéntáo

kuòluòmíngzhǎngxiǎoméncāngcāng
dēnglóudōngjūnshēngsāng

háojiànpéngyínghánjīnyínguāng
cǎowèishènlóuruòcáng

yóupántáoguóshèchīmèixiāng
shìhuòqíncháorénzàiyánláng

zāiqiāntóngzàngmiǎománg
gōngwéncháyándōngchíjiētiānhuáng

pìnniúyuēcháng寿shòufāng
língjīnshuǐqīngqiǎnxiūháng

注释
溟涨:形容海面广阔无边。
蒲门:可能指有蒲苇的门或入口。
东君:古代对太阳神的称呼。
扶桑:神话中的日出之地。
毫釐:极小的距离。
蓬瀛:传说中的仙岛。
蜃楼:海市蜃楼,自然现象形成的幻象。
蟠桃国:神话中的仙界,以盛产蟠桃著称。
魑魅乡:比喻充满妖魔鬼怪的地方。
岩廊:朝廷的高官显要之处。
眇茫:辽阔而迷茫,形容远方。
槎客:乘槎(木筏)的客人,指天外来客。
天潢:银河,天上的河流。
牛女:牛郎织女,中国民间爱情故事中的主角。
翻译
黎明时分海面广阔无边,蒲苇门显得郁郁葱葱。
登上高楼向东方致敬太阳神,朝阳从扶桑升起。
细微之处可见蓬莱和瀛洲,光芒闪烁如金银般灿烂。
草木上的露珠还未干涸,蜃楼的景象仿佛隐藏其中。
想要游览蟠桃园,却担心会踏入妖魔鬼怪的世界。
徐市的求仙骗局迷惑了秦朝,如今何处是朝廷重臣的居所?
可惜那千名童子,他们的遗骨埋没在遥远的荒凉之地。
聆听来自天河的客人的讲述,东池与天池相连。
这便是牛郎织女相会的地方,人们在此祈求长生不老。
灵津之水清澈见底,我也向往着那条通往仙境的航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的画面,诗人站在城楼上眺望远方,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生命的短暂。

“廓落溟涨晓,蒲门郁苍苍。”开篇便以广阔的天地与苍茫的边塞景象,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又略带忧郁的情绪。蒲门,这里应是指军事要塞或边关的地方,它郁郁葱葱,给人以荒凉之感。

“登楼礼东君,旭日生扶桑。”诗人登上城楼,对着东方的太阳行礼,旭日初升,从扶桑(古代星名)处露面,这是对朝气蓬勃景象的描绘,也隐含了对光明与希望的向往。

“毫釐见蓬瀛,含吐金银光。”这里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然界的风光比作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如同细小如毫釐的丝线所编织出的锦绣,又似是含苞吐放的花朵散发出金银般的光泽。

“草木露未晞,蜃楼气若藏。”草木上还挂着露珠,没有被旭日晒干,蜃(古代一种建筑)楼中的气息似乎在静悄悄地积聚。这两句描写了早晨边塞的清新与宁静。

“欲游蟠桃国,虑涉魑魅乡。”诗人表达了想要去遥远仙境(蟠桃国)的愿望,但又担心会误入鬼怪出没的地方,这反映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知世界的忧虑。

“徐市惑秦朝,何人在岩廊。”这两句中的“徐市”可能是指边塞的一种市场或集市,而“秦朝”则是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诗人似乎在询问,在那遥远的过去,是谁在那些高耸的岩石建筑中。这两句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对往昔时光的探寻。

“惜哉千童子,葬骨于眇茫。”这里表达了对于那些年轻生命(千童子)早逝、埋骨在辽阔无际的土地上的哀叹。这是诗人对生命脆弱和边塞战争悲剧的感慨。

“恭闻槎客言,东池接天潢。”槎客可能指的是旅行者或游子。诗人谦逊地聆听着这些行者的叙述,他们谈论的是东方的池水与天边相连,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通向仙境的意境。

“即此聘牛女,曰祈长寿方。”诗人在这里提到一种神话中的情节,或许是要请来仙女(牛女),祈求她传授长生不老的秘法。这又是一种对美好生活和永恒青春的渴望。

“灵津水清浅,余亦慕脩航。”最后两句中,“灵津”可能是指神圣或仙境中的渡口。诗人表达了自己也向往那种清澈如同灵界的水域,并且希望能够像传说中的仙舟那样,乘坐一叶轻舟,飘渺于浩瀚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色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勾勒出了一种超脱凡尘、向往美好生活的主题。

作者介绍
陈陶

陈陶
朝代:唐   号:三教布衣   籍贯: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   生辰:约公元812—约885年

陈陶[唐](约公元八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鄱阳剑浦人。(全唐诗作岭南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工诗,以平淡见称。屡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不仕,自称三教布衣。(公元八五三年左右)避乱入洪州西山。咸通中,(公元八六六年左右)严撰节度江西,尝往山中,每谈辄竟日。尝遣妓建花往侍,陶笑而不答。莲花赋诗求去,有“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之句。
猜你喜欢

哭陈鲁南二首·其一

九原如可作,诸子孰能俦。

只字都人重,遗书汉使求。

龙蛇贤运厄,霄汉岁星收。

检尔平生赠,长吟恨未休。

(0)

山庄杂兴十首·其五

天地一虚舟,浮沉双白鸥。

半生从失计,万事不关愁。

山月杯中映,江云几上流。

狂歌人莫测,吾兴属沧洲。

(0)

山庄杂兴十首·其四

计拙堪时弃,谋生托野人。

莺花无约束,木石有比邻。

溪上思龙蛰,林间学鸟伸。

逢人无一面,语契即情亲。

(0)

江上送吴子

垂老难为别,那堪落木纷。

云霞缘岸合,凫鹜触船分。

霜浦兰尊竭,风城玉笛闻。

此生湖海上,何日再逢君。

(0)

春日山居即事五首·其五

野旷林争出,花深径屡回。

春风芳草上,乱水白云隈。

燕接飞虫去,莺沾落絮来。

小堂宜竹护,一一荷锄栽。

(0)

溪边即事呈友人四首·其三

推窗迎峤立,垂钓凿冰开。

未叶先生柳,馀花处士梅。

鸟从烟里度,人向雪中来。

暝色青溪上,缘君首重回。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