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普照寺》
《普照寺》全文
唐 / 李白   形式: 古风

天台国清寺,天下为四绝。

今到普照游,到来复何别。

楠木白云飞,高僧顶残雪。

门外一条溪,几回流岁月。

(0)
注释
天台:地名,指天台山。
国清寺:位于浙江天台山的一座著名古寺。
四绝:指非常出色的四样事物。
普照:可能指寺庙中的一个特定殿堂或僧人。
何别:有什么不同,此处可能指游览体验的新鲜感。
楠木:一种常绿乔木,木质坚硬。
白云飞:形容白云飘动,象征僧人的禅意生活。
残雪:山顶上残留的积雪,象征僧人的清修。
门外:寺门外。
一条溪:指寺庙外的小溪。
几回:多次,暗示时间的流逝。
流岁月:流水象征着岁月的流转。
翻译
天台国清寺,天下为四绝。
今到普照游,到来复何别。
楠木白云飞,高僧顶残雪。
门外一条溪,几回流岁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天台国清寺的景象,展现了寺庙雄伟与自然景色和谐统一的美丽画面。开篇即点出“天台国清寺,天下为四绝”,表明此地之美已达到了极致,被誉为天下四大绝景之一。接着,“今到普照游,到来复何别”则透露出诗人对这处风光的赞叹和向往,似乎其他景色都难以与之媲美。

“楠木白云飞,高僧顶残雪”一句,楠木形象地代表了坚固,而白云飞扬则增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高僧顶着残雪,更是增添了一份出世脱俗的意味。这两者相结合,不仅描绘了寺庙四周的自然美景,也反映出了佛教清净无为的宗风。

“门外一条溪,几回流岁月”则让人感受到时光在这静谧环境中缓缓流淌,每当溪水潺潺,似乎都能洗涤心灵,让人领悟到岁月更迭中的一种淡然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寺庙氛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无限赞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平和。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朝代:唐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生辰:701年-762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你喜欢

青云干吕

郁郁复纷纷,青霄干吕云。

色令天下见,候向管中分。

远覆无人境,遥彰有德君。

瑞容惊不散,冥感信稀闻。

湛露羞依草,南风耻带薰。

恭惟汉武帝,馀烈尚氛氲。

(0)

送常侍御却使西蕃

归奏圣朝行万里,却衔天诏报蕃臣。

本是诸生守文墨,今将匹马静烟尘。

旅宿关河逢暮雨,春耕亭障识遗民。

此去多应收故地,宁辞沙塞往来频。

(0)

水调歌头·其十三甲午九日牛山作

不饮强须饮,今日是重阳。

向来健者安在,世事两茫茫。

叔子去人远矣,正复何关人事,堕泪忽成行。

叔子泪自堕,湮没使人伤。燕何归,鸿欲断,蝶休忙。

渊明自无可奈,冷眼菊花黄。

看取龙山落日,又见骑台荒草,谁弱复谁强。

酒亦有何好,暂醉得相忘。

(0)

对雪献薛常侍

璚林瑶树忽珊珊,急带西风下晚天。

皓鹤䙰褷飞不辨,玉山重叠冻相连。

松装粉穗临窗亚,水结冰锥簇溜悬。

门外寒光利如剑,莫推红袖诉金船。

(0)

三堂早春

独倚危楼四望遥,杏花春陌马声骄。

池边冰刃暖初落,山上雪棱寒未销。

溪送绿波穿郡宅,日移红影度村桥。

主人年少多情味,笑换金龟解珥貂。

(0)

春陌二首·其二

嫩烟轻染柳丝黄,句引花枝笑凭墙。

马上王孙莫回首,好风偏逐羽林郎。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