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病儒客梁城,五岁十回逢乱兵。
烧人之家食人肉,狼虎炽心都未足。
城里愁云不开城,城头野草春还绿。
五十馀年忠烈臣,临难守节羞谋身。
堂上英髦沈白刃,门前舆隶乘朱轮。
千古伤心汴河水,阴天落日悲风起。
关东病儒客梁城,五岁十回逢乱兵。
烧人之家食人肉,狼虎炽心都未足。
城里愁云不开城,城头野草春还绿。
五十馀年忠烈臣,临难守节羞谋身。
堂上英髦沈白刃,门前舆隶乘朱轮。
千古伤心汴河水,阴天落日悲风起。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惨状和人民的深重苦难。"关东病儒客梁城,五岁十回逢乱兵"两句表明诗人所在之地频繁遭受战乱之害,即使是幼小的孩童也无法幸免。"烧人之家食人肉,狼虎炽心都未足"则形象地揭示了战争中的人性沦丧和野兽般的残忍。
"城里愁云不开城,城头野草春还绿"一句反映了城中居民的忧虑与外界隔绝的无奈,同时城头上的野草依旧繁盛,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自然界对人类悲剧的冷漠。"五十馀年忠烈臣,临难守节羞谋身"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即使在困境中仍坚守节操、为国捐躯的忠诚之士的敬意。
"堂上英髦沈白刃,门前舆隶乘朱轮"可能暗示着某种审判或处决的情景,而"千古伤心汴河水,阴天落日悲风起"则是诗人对于历史上的苦难和现实中的不幸的深切感慨。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战争与苦难的愤懑之情和对于英雄忠诚之士的赞美之意。
看铜仙泪冷,黑子灰飞,才过僧寮。
便似山河渺,听黄垆俊语,淡酒须浇。
片红漫点花信,来去锦尘抛。
甚彩笔空题,华年枉度,风景非遥。诗瓢。
趁流水,想梦雨春痕,烟翠都飘。
未识愁多少,放高歌闲地,何似西樵。
故人唤起深恨,空手鹤声招。
但掩户惊沙,丹青粉壁犹故朝。
蜂黄枕印。带烛底霜清,镜奁流韵。
旋整秋裳,看足自怜谁近。
东篱旧约嫌多,分酒钟深,离魂相趁。
彩云归后,避春暗怯,化秋难稳。又谁识茸窗滴粉。
正掩骚偷写,卷帘微困。极目相思,天远欲低鸿阵。
无言淡尽斜阳,恨甚西风,平地催紧。
蓦然忆起,凭高帽落,故人衰鬓。
鞦韆墙外道。为佳人凝妆,黛蛾羞扫。
采绿汀州,半李婚桃嫁,燕莺频报。
病损腰支,应懒斗、罗裙芳草。
往事销魂,谁挽青春,教伊年少。金缕秋娘歌了。
听翠笛声中,几多情调。
莫是东风,到有时才尽,剪刀难巧。
劝酒光阴,空泪眼、当筵残照。
第一相思无奈,樊姬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