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欲去。花满平山堂路。一饮千钟休得误。
花月成孤负。山色苍苍如故。手种垂杨何处。
太守风流空作赋。连天芳草暮。
春欲去。花满平山堂路。一饮千钟休得误。
花月成孤负。山色苍苍如故。手种垂杨何处。
太守风流空作赋。连天芳草暮。
这首《谒金门》是清代诗人陆求可所作,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感慨。
“春欲去”,春天似乎在悄悄离开,预示着季节的更迭。紧接着,“花满平山堂路”,平山堂的路上开满了鲜花,营造出一幅绚烂多彩的春景图。然而,美好的景色背后却隐藏着淡淡的忧伤,“一饮千钟休得误”,劝人珍惜眼前的时光,不要错过与花月相伴的美好时刻。“花月成孤负”,表达了对未能与花月共赏的遗憾。
“山色苍苍如故”,尽管山色依旧,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已不再,暗示着季节的变迁。“手种垂杨何处”,诗人或许曾亲手种植过垂柳,但现在却不知它们生长在何方,流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太守风流空作赋”,这里借用了古代官员吟诗作赋的传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中风雅生活的怀念,如今却只能徒留文字,无法再现当时的风采。“连天芳草暮”,傍晚时分,连绵不绝的芳草映衬着落日余晖,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宁静的氛围,象征着春天的离去和时光的流逝。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怀念。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