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险重门未足凭,民心应自有长城。
朝廷休戚视田野,宗社存亡非甲兵。
气实精神宁敝竭,本枯枝叶可敷荣。
古人经理先观势,两臂于韩孰重轻。
设险重门未足凭,民心应自有长城。
朝廷休戚视田野,宗社存亡非甲兵。
气实精神宁敝竭,本枯枝叶可敷荣。
古人经理先观势,两臂于韩孰重轻。
这首诗名为《书感》,作者是宋代诗人罗与之。诗中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深刻见解。诗人认为,仅仅依靠险要的城门和军事防御并不足以确保国家安全,真正的长城在于民心。他强调朝廷的安危应密切关心民间疾苦,国家的兴衰并非单纯依赖武力。接着,诗人指出国家的根本——民气旺盛,即使一时困难,也能激发民族精神,实现繁荣。最后,诗人以历史为鉴,提出古人处理事务时会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例如在韩赵两国的决策中,更看重人民的力量而非军事力量。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治国方略的深思熟虑,主张以民为本,重视民心向背,以及灵活运用策略来维护国家稳定。
霜枝秃秃瘦,孤英自中鲜。
出尘寒玉姿,熟视何清妍。
端如仁者心,洒落万物先。
浑无一点累,表里俱彻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