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年驻锡下山中,既见匆匆又欲东。
燕去鸿来俱是客,云生月落不离空。
冷泉亭上参吟畅,飞雪岩前哭老同。
方外友朋询近况,为言已作木鸡翁。
何年驻锡下山中,既见匆匆又欲东。
燕去鸿来俱是客,云生月落不离空。
冷泉亭上参吟畅,飞雪岩前哭老同。
方外友朋询近况,为言已作木鸡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状态和对朋友询问近况的关切。"何年驻锡下山中,既见匆匆又欲东"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去的渴望,但时间如流水般匆匆而过,又不禁想要向东方行进,象征着对远方或过去生活的怀念。"燕去鸿来俱是客,云生月落不离空"则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燕子南飞、鸿雁北归都是过客,而云与月却始终伴随在天空中,不离不弃,这或许暗喻着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的依恋。
"冷泉亭上参吟畅,飞雪岩前哭老同"一句,通过对冷泉亭和飞雪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在山中与大自然亲密相处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方外友朋询近况,为言已作木鸡翁"则表明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关心和询问,以及自己虽身处异乡,但内心依旧保持着警觉与期待,如同木鸡般在夜深人静时分发出了预警的声音。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孤独感、对归属的渴望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通过山水之美和自然界的变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贯休齐己唐诗人,当时逸气凌簪绅。
声名亹亹逼甫白,幽兰直与梅争春。
谁知北面石霜老,服勤杖屦皆终身。
二公所得当盖世,英词杰句风中尘。
至今传者以诗重,妙处反为诗所湮。
弄翰戏墨虽佛事,炊沙作糗成饥嗔。
不欲诗工与字巧,绪馀能夺道之真。
心宗一了万法具,辩才飞转陶家轮。
君不见阿难多闻及辩慧,咒语要敌摩伽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