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如上人归问浙中友信》
《如上人归问浙中友信》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何年驻锡下山中,既见匆匆又欲东。

燕去鸿来俱是客,云生月落不离空。

冷泉亭上参吟畅,飞雪岩前哭老同。

方外友朋询近况,为言已作木鸡翁。

(0)
翻译
哪一年你停留在山中,既来又匆匆离去向东行。
燕子离去,鸿雁飞回,都是过客;云起云落,月亮隐现,都在空中无常。
在冷泉亭上,我们一起吟诗畅谈,飞雪岩前,我们一同悼念老友。
远方的朋友询问近况,我告诉他们,我已经成了不问世事的老翁。
注释
何年:指具体或不详的时间。
驻锡:僧人住庙。
匆匆:急忙的样子。
东:东方,这里可能指离开的方向。
燕去鸿来:比喻人事更迭,来去无常。
俱是客:都是过客。
云生月落:形容自然景象的变换。
不离空:始终在天空中。
冷泉亭:一处地点,可能有泉水的亭子。
参吟畅:一起吟诗,心情舒畅。
哭老同:共同悼念去世的老友。
方外:世俗之外,指修行者或隐居者的世界。
友朋:朋友。
木鸡翁:形容不问世事、心境如木鸡的老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的生活状态和对朋友询问近况的关切。"何年驻锡下山中,既见匆匆又欲东"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去的渴望,但时间如流水般匆匆而过,又不禁想要向东方行进,象征着对远方或过去生活的怀念。"燕去鸿来俱是客,云生月落不离空"则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燕子南飞、鸿雁北归都是过客,而云与月却始终伴随在天空中,不离不弃,这或许暗喻着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的依恋。

"冷泉亭上参吟畅,飞雪岩前哭老同"一句,通过对冷泉亭和飞雪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在山中与大自然亲密相处的情景,同时也透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方外友朋询近况,为言已作木鸡翁"则表明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关心和询问,以及自己虽身处异乡,但内心依旧保持着警觉与期待,如同木鸡般在夜深人静时分发出了预警的声音。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孤独感、对归属的渴望以及对于友情的珍视。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象,通过山水之美和自然界的变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灵隐慧上人惠诗为古风以赠

贯休齐己唐诗人,当时逸气凌簪绅。

声名亹亹逼甫白,幽兰直与梅争春。

谁知北面石霜老,服勤杖屦皆终身。

二公所得当盖世,英词杰句风中尘。

至今传者以诗重,妙处反为诗所湮。

弄翰戏墨虽佛事,炊沙作糗成饥嗔。

不欲诗工与字巧,绪馀能夺道之真。

心宗一了万法具,辩才飞转陶家轮。

君不见阿难多闻及辩慧,咒语要敌摩伽神。

(0)

金峨途中

石路萦纡水绕村,酒帘深处见柴门。

横塘树密鸠携妇,老屋篱深犊有孙。

麦莟菜花成锦绣,笋芽薤甲当鸡豚。

竹舆莫作追程去,半似桃源欲细论。

(0)

和复岫庵赓酬之什·其二

大雅千岩秀,清标万玉前。

醉扶有宗武,属和得师川。

境胜堪锄月,诗香可酿泉。

竹林风度在,枯坐笑僧禅。

(0)

晚晴

濯翠筛红献晚晴,为渠日脚护归程。

碧云四合如相妒,才剩西边一缕明。

(0)

家园即事十三首·其一

水满横塘占晓凉,莲腮霞举叶云生。

鱼儿富贵真难比,翠盖红妆拥队行。

(0)

南坡口号十八首·其三

谁将春晚作冬看,添着绵衣减却难。

道是麦寒犹未在,愿渠麦熟且禁寒。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