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有愚痴君,甚富无男女。
不知死急促,百方更造屋。
死得一棺木,一条衾被覆。
妻嫁他人家,你身不能护。
有时急造福,实莫相疑误。
见有愚痴君,甚富无男女。
不知死急促,百方更造屋。
死得一棺木,一条衾被覆。
妻嫁他人家,你身不能护。
有时急造福,实莫相疑误。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王梵志所作,名为《诗并序(其四十)》。诗中以一位愚痴之人的形象为切入点,揭示了人生无常与财富虚幻的主题。
首先,诗人通过“见有愚痴君,甚富无男女”这两句,描绘了一位极度富有但又毫无子嗣的愚人形象。这里的“愚痴君”并非指真正的智力低下,而是指对生死、命运缺乏深刻理解的人。他们过于专注于物质财富的积累,忽视了生命中最本质的需求——传承与关爱后代。
接着,“不知死急促,百方更造屋”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对死亡的无知和对物质的过度追求。在诗人看来,人们往往过于忙碌于建造自己的物质世界,却忽略了生命的有限性和死亡的必然性。这种对未来的盲目乐观和对当下的忽视,最终可能导致在最需要保护和关爱的时候,却无力做到。
最后,“死得一棺木,一条衾被覆。妻嫁他人家,你身不能护”四句,将主题推向高潮。诗人指出,即便一个人拥有再多的财富,最终也无法摆脱死亡的命运。死后,他只能得到一具棺木和一条覆盖身体的被褥,而他的妻子也将改嫁他人,无法再为他提供任何保护或关爱。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讽刺,也是对整个社会现象的批判,即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往往忽视了精神层面的关怀与传承。
整首诗通过一个寓言故事,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弱点和生命的真谛,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关注精神层面的追求,而非仅仅局限于物质的积累。
王孙古城隅,东陂托偃仰。
回薄始蓊杂,高台忽峻敞。
风波一以交,沦漪恣遐放。
列雉翳中流,返照幕鱼网。
曲磴盘层阴,清房殷清响。
并逸金谷韵,兼诣濮阳赏。
恢台戒隆曦,披发命吾党。
美酒涤烦嚣,泠言发神爽。
至今河朔人,垂声得倜傥。
直置病游梁,为心任独往。
唯帝飨金石,拊髀封疆臣。
二子越枕戈,避雠栖海滨。
及时列冤状,含意遂俱申。
乃望渔阳戍,北风飘沙尘。
若见姑蔑旗,阴雨施威神。
吴门有丘陇,旧与要离邻。
陈尸赫中寝,国命委荆榛。
楚王黜费氏,棠君纪人伦。
何如上公服,宠光襚所亲。
愿无废前劳,报恩致其身。
有凤衔灵文,栖栖北海湄。
临流理毛羽,五采以自奇。
飞如摛群星,击若朝霞披。
翱翔千仞冈,亦集梧桐枝。
一鸣叶清庙,再鸣中咸池。
凄风振大野,青云顾我悲。
世无伶伦耳,谁为度参差。
回首顾丹穴,摧藏不可持。
将止帝东园,恐令鶗鴂知。
阿閤在万里,哀号乃见疑。
啁啾榆枋间,燕雀相追随。
清光蔽白日,何当复来仪。
妾本秦宫女,少小扬蛾眉。
早辱君王宠,朱颜骄自持。
卷衣皆罗纨,明珠纵横垂。
头上翠琅玕,爵钗珊瑚枝。
盛年处深殿,容华天下知。
一朝在里巷,遂为生别离。
此身托古欢,南山犹可移。
东邻荡子妇,泥沙委路岐。
中心指秋日,同穴乃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