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元美·其一》
《酬元美·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妾本秦宫女,少小扬蛾眉。

早辱君王宠,朱颜骄自持。

卷衣皆罗纨,明珠纵横垂。

头上翠琅玕,爵钗珊瑚枝。

盛年处深殿,容华天下知。

一朝在里巷,遂为生别离。

此身托古欢,南山犹可移。

东邻荡子妇,泥沙委路岐。

中心指秋日,同穴乃所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曾受宠于君王的女子,她的生活充满了奢华与荣耀,但命运的无常却让她从深宫走向了世俗的尘埃。诗中通过对比昔日的辉煌与后来的落魄,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态炎凉。

首句“妾本秦宫女”,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背景,她原本是秦宫中的女子。接着“少小扬蛾眉”一句,以“扬蛾眉”形容女子年轻时的美貌与骄傲,暗示了她青春时期的光彩照人。

“早辱君王宠,朱颜骄自持。”这两句描述了这位女子因得宠于君王而享尽荣华,她的美丽与自信达到了顶峰。接下来,“卷衣皆罗纨,明珠纵横垂。头上翠琅玕,爵钗珊瑚枝。”通过华丽的服饰和珠宝装饰,进一步展现了她生活的奢华与尊贵。

然而好景不长,“盛年处深殿,容华天下知。”这句转折,暗示了她虽然在年轻时就备受瞩目,但最终还是难逃岁月的侵蚀。“一朝在里巷,遂为生别离。”意味着她从皇宫被贬至民间,从此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与过去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

“此身托古欢,南山犹可移。”这两句表达了即使身处逆境,她仍然怀揣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希望时间能够倒流,重拾往日的欢乐。最后,“东邻荡子妇,泥沙委路岐。中心指秋日,同穴乃所期。”通过对比东邻荡子妇的悲惨命运,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她希望自己能与心爱之人共赴黄泉,得到永恒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女性命运的描绘,反映了人生无常的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对爱情与理想的执着追求。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子厚宗侯贻书及诗见赠赋此奉答

结得双缄学鲤形,商歌欲读更愁听。

龙当倦雨须名伏,鸿不高空可字冥。

纵许平原求自试,宁如中垒罢传经。

当年却悔无休汝,谁似君家眼代青。

(0)

胡元瑞见赠之作推挹过甚聊此奉答兼识赏怀·其二

代兴天地有词坛,国士谁能不让韩。

一字已知追古易,千秋宁复叹才难。

天横削壁闽山住,溪带流云瀫水寒。

此地由来饶八咏,阳春可许和人看。

(0)

宗良国将以近作见示且致知己之感有答一章

行卷初开喜欲狂,看来字字挟风霜。

那从帝子鸣銮玉,且学书生看屋梁。

忆旧明珰投汉渚,怜才清梦绕吴阊。

知君岂少南州誉,误信王生齿舌香。

(0)

后芳素轩四首·其一

夏阴无不可,饰我轩中容。

枕簟渐相媚,琴书时自慵。

萍间尺咫月,竹隙两三峰。

更有会心处,招提来夕钟。

(0)

送苏山人谒张司马·其二

蹭蹬霜毛益,彷徨一刺陈。

自怜侯白口,不救范丹贫。

老作钱唐梦,寒思黍谷春。

留侯有前箸,借尔辨如神。

(0)

过青浦屠明府长卿移舟见送·其一

青浦桥边水,人稀明月多。

谁移木兰并,知有鄂君过。

会意言从简,忘名气自和。

翛然两不厌,柰此堠亭何。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