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复岫庵赓酬之什·其二》
《和复岫庵赓酬之什·其二》全文
宋 / 郑清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大雅千岩秀,清标万玉前。

醉扶有宗武,属和得师川。

境胜堪锄月,诗香可酿泉。

竹林风度在,枯坐笑僧禅。

(0)
注释
大雅:指高尚的文人或品德出众的人。
千岩:形容山石众多,比喻人的品格高洁。
清标:清高不俗的品格。
万玉:比喻众多美好的事物。
宗武:可能是朋友的名字,表示有同伴陪伴。
师川:可能是一位诗友或者文学导师。
境胜:优美的环境。
锄月:月下劳作,借指闲适的生活。
诗香:比喻诗歌的意境优美。
酿泉:指诗情如泉水般流淌。
竹林风度:竹林七贤般的风雅气质。
枯坐:静静地坐着。
笑僧禅:微笑中带有禅意。
翻译
大雅之士如千岩般秀丽,品格高洁如同万块美玉排列。
酒醉后还有宗武相伴,吟诗作对得到师川的赞赏。
这优美的环境足以在月下锄地,诗的意境能化为泉水般的甘甜。
竹林间的风度依然存在,静坐冥想时,笑声与禅心相应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作品,题为《和复岫庵赓酬之什(其二)》。诗中描绘了一幅高雅清幽的画面,"大雅千岩秀"赞美了山岩的峻峭与秀美,"清标万玉前"则形容人物如美玉般高洁。诗人醉酒后仍有宗武(可能指宗族或朋友)相伴,与师川(可能是另一位诗人)唱和,显示出文人墨客的才情交流。

"境胜堪锄月",意为环境优美到足以欣赏明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诗香可酿泉"则将诗歌比喻为香醇的泉水,寓意诗人的创作如同美酒,令人陶醉。最后两句"竹林风度在,枯坐笑僧禅",借竹林的风度和僧人的禅定,传达出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和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诗酒风流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郑清之

郑清之
朝代:宋   字:德源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176—1251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猜你喜欢

草虫卷子·其二

鸣蜩织女共惊秋,嗟尔微虫死即休。

瞋目斗蛙犹未已,请看粘壁缀蜗牛。

(0)

奉寄余廷心元帅是时出镇之舒州

保障江淮数十州,中流屹立见君侯。

苍生几堕巅厓苦,白发因分社稷忧。

虮虱竟年生介胄,貂蝉今日出兜鍪。

玉堂应有昌黎颂,刻在龙眠最上头。

(0)

经山法城禅师高弟善上人以楚章为号因题卷后

从向经山礼法城,善端开后愈分明。

千年楚国非无宝,一个吴僧得此名。

江月自随行道影,风林犹听读书声。

旧家白雪亲曾和,处处丛林得散行。

(0)

送张师廉归富春

读书不逢万乘尊,献策岂傍诸侯门。

放歌苏台晚山碧,濯足太湖秋水浑。

千金未易买骏骨,一饭何足哀王孙。

风尘拂衣且归去,高卧桐江云水村。

(0)

寄题松江之青龙瞿睿夫通波草阁诗

五月通波草阁寒,绿阴长日此凭栏。

山如碧凤参差出,江作青龙左右蟠。

榄子烧香云母火,樱桃行酒水晶盘。

老夫亦有鹅溪绢,也欲相从看写兰。

(0)

送陶教授

乱世兵犹满,崇文礼自宽。

青云总朝士,白发且儒冠。

苜蓿先迎日,皋比不受寒。

娄江足双鲤,好好寄平安。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