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僧道亦凡人,随例登坛叩上真。
不是长官祈祷出,须知涓滴尽皇仁!
本来僧道亦凡人,随例登坛叩上真。
不是长官祈祷出,须知涓滴尽皇仁!
这首诗以“观雨即事(其六)”为题,出自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年的诗人许南英之手。诗中借观雨之事,抒发了对僧道、官员以及自然界的深刻思考。
首句“本来僧道亦凡人”,直接点明僧道并非超凡脱俗的存在,他们也是普通人,有着与常人相似的情感和生活。这种平视的态度,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对僧道的神秘化认知,强调了他们的普通性和人性。
次句“随例登坛叩上真”,描述了僧道们遵循传统仪式,向神灵祈求的行为。这里“登坛”指上香拜祭,“叩上真”则是向至高神灵表达敬意。通过这一行为,诗人探讨了信仰与仪式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以及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依赖。
第三句“不是长官祈祷出”,转折指出并非只有官员才能得到神灵的庇佑或回应。这句话暗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平等在宗教信仰中的反映,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反思。
最后一句“须知涓滴尽皇仁!”则以强烈的语气强调,无论是僧道还是官员,甚至是每一滴雨水,都承载着皇恩浩荡。这里的“涓滴”比喻微小的事物,而“皇仁”则象征着君主的恩泽。诗人以此表达了一种普遍的仁爱思想,认为世间万物皆受惠于君王的恩赐,体现了儒家文化中“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观雨这一日常现象,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宗教、自然等多层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人文关怀。
五年之前曾远游,看山直过东西州。
布帆无恙经两月,欲揽八桂寻张侯。
张侯是时理粤乘,山川草木传风咏。
驷圯何限灵锁怀,采兰不少沧洲兴。
吾行禽向颇为群,清秋瓢笠不逢君。
二江水珥郁林石,九疑峰入苍梧云。
苍梧太守迎谢屐,凿山一遇永嘉客。
外台大吏拥彗晨,开府尚书奏觞夕。
因过勾漏问丹砂,亦揖阜乡留玉舄。
叠嶂流霞未尽窥,紫芝黄鹤从吾适。
沅湘以南漓江津,张侯世是漓山人。
昭潭迢递始安郡,洮阳泛滟零陵春。
訾家洲前山岝崿,罗带瑶篸良不恶。
冉溪宁数柳公记,广信但尊陈氏学。
洞庭大岳礼祝融,五领一星系朱雀。
扁舟昨夜梦蘋花,櫜鞬夙与张侯约。
以此翩然更拂衣,寄声先为扫荆扉。
老夫大笑向宗炳,八十四游玉杖飞。
《西游歌寄张羽王》【明·欧大任】五年之前曾远游,看山直过东西州。布帆无恙经两月,欲揽八桂寻张侯。张侯是时理粤乘,山川草木传风咏。驷圯何限灵锁怀,采兰不少沧洲兴。吾行禽向颇为群,清秋瓢笠不逢君。二江水珥郁林石,九疑峰入苍梧云。苍梧太守迎谢屐,凿山一遇永嘉客。外台大吏拥彗晨,开府尚书奏觞夕。因过勾漏问丹砂,亦揖阜乡留玉舄。叠嶂流霞未尽窥,紫芝黄鹤从吾适。沅湘以南漓江津,张侯世是漓山人。昭潭迢递始安郡,洮阳泛滟零陵春。訾家洲前山岝崿,罗带瑶篸良不恶。冉溪宁数柳公记,广信但尊陈氏学。洞庭大岳礼祝融,五领一星系朱雀。扁舟昨夜梦蘋花,櫜鞬夙与张侯约。以此翩然更拂衣,寄声先为扫荆扉。老夫大笑向宗炳,八十四游玉杖飞。
https://shici.929r.com/shici/jNYu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