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疏方告老,四皓尽归山。
蔼蔼都门别,仍看衣锦还。
霓裳标逸气,丹灶理童颜。
一遇真仙侣,群心难可攀。
二疏方告老,四皓尽归山。
蔼蔼都门别,仍看衣锦还。
霓裳标逸气,丹灶理童颜。
一遇真仙侣,群心难可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辞职归隐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二疏方告老,四皓尽归山。" 这两句表明了官员们在年迈之际纷纷辞职回归自然,其中“二疏”和“四皓”都是指古代隐居的贤者,借以表达诗人对他们的仰慕。
"蔼蔼都门别,仍看衣锦还。" 这两句则写出了告别时的情景,城市的繁华与自然山林之间的对比,以及对归去山中的锦衣(隐士常着)的一种留恋。
"霓裳标逸气,丹灶理童颜。" 这里通过“霓裳”和“丹灶”来形容隐士的装束和面貌,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精神焕发的意境。
最后,"一遇真仙侣,群心难可攀。" 表现了诗人在与这位归隐者相遇时所感到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这种高洁人格的向往和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员辞职归隐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子来观,人观趣,笔词做。友琅琅,朋密密,每遥瞻觑。
空耸现,琼楼景,兆妙玄同所。
门开、风月清明,四序长春堪度。
宜纵酒,时卯上,醉还醒复悟。
逸怀摅,消情减,喜讴吟处。
诚致祷,延彭祖,助本元坚固。
今有、真乐神仙,到斯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