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鼎门送卢耿赴任》
《赋得鼎门送卢耿赴任》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名因定鼎地,门对凿龙山。

水北楼台近,城南车马还。

稍开芳野静,欲掩暮钟闲。

去此无嗟屈,前贤尚抱关。

(0)
翻译
名声因建都之地而确立,门前正对着龙山。
水北的楼台离得近,城南的车马往来频繁。
渐渐开启郊外的宁静,想要掩闭傍晚的钟声闲适。
离开这里不必感叹委屈,前贤尚且有闭门不出的时候。
注释
名:名声。
定鼎地:指建立政权的地方,这里指都城。
凿龙山:指山名,也可能寓指帝王的陵墓。
水北:水的北岸。
楼台:泛指建筑群。
城南:城市的南边。
车马还:车马回流,表示人来人往的繁华景象。
稍开:渐渐打开或显现。
芳野:郊外的田野,意指宁静的自然环境。
暮钟闲:傍晚的钟声,常用来形容寺庙的宁静。
去此:离开这里。
无嗟屈:没有怨言或不感到委屈。
前贤:前代的贤人。
尚抱关:尚且有闭门不出,隐居修行的行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宁静与淡定。"名因定鼎地,门对凿龙山"表明了一个固定的地方和面向雄伟的龙山,显示出一种稳重与壮观相结合的意境。接下来的"水北楼台近,城南车马还"则是描绘了一种忙碌与动静结合的景象,水边的楼台给人以宁静感受,而城南的车马声响则透露出一丝离别的急促。

诗中"稍开芳野静,欲掩暮钟闲"一句,更是表现了诗人希望在这忙碌与静谧交织的环境中寻求片刻的宁静和心灵的释放。最后两句"去此无嗟屈,前贤尚抱关"则透露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不舍,以及对于未来道路上的关切。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情致,是一首融合了景观描绘与心境表达的佳作。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喝水岩

重峦复岭锁松关,只欠泉声入座间。

我若当年侍师侧,不教喝水过他山。

(0)

寄芳洲先生

秋入郊原四望空,石梁老树立西风。

文章子不减班掾,丘壑吾能过庾公。

池上纷纷成底事,尊前兀兀有奇功。

山中芋栗今朝熟,万一寻盟榾柮红。

(0)

芳洲寄示和章且及方外之学再叠奉谢

前修零落典刑空,堆笔须君振古风。

敢意严诗编杜集,但希颜咏黜山公。

区中随顺何妨道,物外佯狂更有功。

安得相携登岱岳,天门夜看海涛红。

(0)

刘元辅寄咏史诗六十首赋此为谢

永嘉诸老不可作,史传纷纭孰与评。

一字不轻严衮钺,千年如见审权衡。

常忧此道无人识,忽得公诗老眼明。

雪手焚香三读罢,小楼坐对晚山横。

(0)

游洞霄

何处寻仙隐,楼居出世间。

洞天藏福地,丹水接青山。

树挂崖腰古,苔封石齿班。

午窗经卷寂,长对□□□。

(0)

练波曲

素练平铺吹不起,夜来垂下天孙机。

愁看百尺千尺长,不作游子寒时衣。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