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论形似已为非,牝牡那穷神骏姿。
莫向眼前寻尺度,要从物外极观窥。
山因雨雾青增黛,水为风纹绿起漪。
以是于梅觅佳处,故应偏爱月明时。
画论形似已为非,牝牡那穷神骏姿。
莫向眼前寻尺度,要从物外极观窥。
山因雨雾青增黛,水为风纹绿起漪。
以是于梅觅佳处,故应偏爱月明时。
这首宋诗《梅花六首(其五)》是赵蕃所作,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和审美追求。首句“画论形似已为非”,强调艺术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态相似,而应该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接着,“牝牡那穷神骏姿”暗示梅花的神韵难以用寻常尺度衡量,需要用心去感受其内在的气质。
诗人进一步阐述,欣赏梅花不应局限于眼前,而应“要从物外极观窥”,即超越物质层面,从更高的境界去领略其美。接下来两句“山因雨雾青增黛,水为风纹绿起漪”,通过山水的比喻,描绘出梅花在风雨中的动态美,如同山色因雨雾而更显青翠,水面因风生波纹而泛起绿色涟漪。
最后,诗人以“以是于梅觅佳处,故应偏爱月明时”作结,指出在月光下观赏梅花,更能发现其最佳的韵味,这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独特审美体验的追寻,以及对自然与光影之美的敏感和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创作中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的追求,以及对梅花这种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