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歌头、辛壬癸甲,乌乌能知谁晓。
梅花不待元宵好,雪月交光独照。愁未老。
更老似渠□,冷面迎相笑。君词定峭。
但减十年前,偎桃傍李,肯独为梅好。山中好。
可但一枝春早。道边无限花草。
米嘉荣共何戡在,还忆永新娇小。明年了。
又唤起流莺,又自愁鹃叫。东皇太昊。
更不是琼花,香无半点,一笑使人倒。
记歌头、辛壬癸甲,乌乌能知谁晓。
梅花不待元宵好,雪月交光独照。愁未老。
更老似渠□,冷面迎相笑。君词定峭。
但减十年前,偎桃傍李,肯独为梅好。山中好。
可但一枝春早。道边无限花草。
米嘉荣共何戡在,还忆永新娇小。明年了。
又唤起流莺,又自愁鹃叫。东皇太昊。
更不是琼花,香无半点,一笑使人倒。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摸鱼儿·辛巳冬和中斋梅词》。诗中的意境、用语都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开篇“记歌头、辛壬癸甲,乌乌能知谁晓”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无奈,通过梅花之美来抒发自己的哀愁。"梅花不待元宵好,雪月交光独照"则描绘了一幅梅花在寒冷冬夜中独自盛开的图景,表达了诗人对梅花超脱尘俗、坚强不屈的赞美。
接着“愁未老。更老似渠□,冷面迎相笑”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外界给予的压力,以及他通过微笑来掩饰自己的沧桑感。而"君词定峭。但减十年前,偎桃傍李,肯独为梅好"则表明了诗人的审美观念,他认为自己对梅花的喜爱超越了平常的物欲。
中间部分“山中好。可但一枝春早”描绘出诗人在山中发现了一枝早开的梅花,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欣赏。而"道边无限花草。米嘉荣共何戡在,還憶永新娇小"则是诗人回忆往昔,表达了他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结尾“明年了。又唤起流莺,又自愁鹃叫”表露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的哀愁,而"东皇太昊。更不是琼花,香无半点,一笑使人倒"则是对传说中仙果琼花的一种比喻,暗示了梅花虽然不如琼花那般神奇,但它的清香和独特之美却能让人心动。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同时,也展示了宋末元初时期文学的特点,融合了传统的意象和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审美态度。
水外轻阴,做弄得飞云,吹断晴絮。
驻马桥西,还系旧时芳树。
不见翠陌寻春,每问著、小桃无语。
恨燕莺、不识闲情,却隔乱红飞去。
少年曾识春风意,到如今、怨怀难诉。
魂惊冉冉江南远,烟草愁如许。
此意待写翠笺,奈断肠、都无新句。
问甚时、舞凤歌鸾,花里再看仙侣。
歌声凄怨。
是几度诉春,春都不管。
感绿惊红,颦烟啼月,长是为春消黯。
玉骨瘦无一把,粉泪愁多千点。
可怜损,任尘侵粉蠹,舞裙歌扇。
转盼。
尘梦断。
峡里云归,空想春风面。
燕子楼空,玉台妆冷,湖外翠峰眉浅。
绮陌断魂名在,宝箧返魂香远。
此情苦,问落花流水,何时重见。
梦湘云,吟湘月,吊湘灵。
有谁见、罗袜尘生。
凌波步弱,背人羞整六铢轻。
娉娉袅袅,晕娇黄、玉色轻明。
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
怕佩解、却返瑶京。
杯擎清露,醉春兰友与梅兄。
苍烟万顷,断肠是、雪冷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