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吾邑土风尚朴留心文献者少故乡先辈著述传本日稀比年祝丹卿颇事提倡谢幼陶力任编校印成顾氏江上诗钞又辑续钞搜访故家编印江阴先哲遗书亦成十馀种风气为之一振赠诗张之二首·其二赠丹卿》
《吾邑土风尚朴留心文献者少故乡先辈著述传本日稀比年祝丹卿颇事提倡谢幼陶力任编校印成顾氏江上诗钞又辑续钞搜访故家编印江阴先哲遗书亦成十馀种风气为之一振赠诗张之二首·其二赠丹卿》全文
清 / 夏孙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列宿郎官感夙因,沧桑留得后凋身。

耽诗花萼追先集,营墅峨眉有替人。

已见钜编刊玉海,更搜遗献辑珠尘。

梓乡文物欣重振,端赖君扶大雅轮。

(0)
鉴赏

此诗由清末近现代初的夏孙桐所作,题为《赠丹卿》。夏孙桐以“吾邑土风尚朴留心文献者少”开篇,表达了对故乡文化传承现状的感慨,指出在地方风俗朴实的背景下,关注并保存文献的人却寥寥无几。接着,“故乡先辈著述传本日稀”进一步强调了传统文化资料流失的严重性。

诗人随后赞扬了祝丹卿和谢幼陶两位先生,他们积极倡导,努力编校和印刷文献,如《顾氏江上诗钞》和《江阴先哲遗书》,使得传统文化得以重新振兴。夏孙桐在此通过“风气为之一振”表达了对他们的高度肯定与赞赏。

最后,“赠诗张之二首(其二)赠丹卿”,点明了诗歌的主旨在于向祝丹卿表达敬意与鼓励,希望他能继续扶持大雅之轮,即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保持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

整首诗不仅体现了夏孙桐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深切关怀,也展现了他对文化传承者的崇高敬意,以及对文化复兴的热切期待。

作者介绍

夏孙桐
朝代:清

宇闰枝,晚号闰庵。出身书香世家。光绪壬午举人,壬辰进士,翰林院编修。戊戌、癸卯两充会试同考官,庚子、辛丑简任四川、广东乡试副主考。丁末,出任浙江湖州知府。民国初,夏应聘入都,纂修清史稿。徐世昌辑清儒学案、晚晴簃诗汇,夏孙桐曾主其事。夏是近代著名词人,著有悔龛词。诗作有观所尚斋诗存。享年八十五岁(一八五七—一九四二)。
猜你喜欢

六祖传付偈颂·其二六祖

泰定犹忘相行深,种华当向此中生。

坐禅只恐人无證,得旨须教矿作金。

(0)

六祖传付偈颂·其十二初祖

神光中见一还婴,非外非中已混成。

忽向玉炉飞上去,数声灵鹊夜来惊。

(0)

顾学正挽辞

行人缘断绝,吊客泪纵横。

白发双亲重,青衫一命轻。

仙丹谁际会,禅颂自分明。

去住无寻处,今生与后生。

(0)

郭将军挽辞·其二

赳赳汾阳十世孙,胸中奇业与谁论。

盖棺虽愧淩烟阁,犹有蕃豪说旧恩。

(0)

曾鲁公挽辞

曾侍前星在玉霄,兢为元老立清朝。

重游西府羁群虏,危坐东台鉴庶僚。

扰扰万缘留事业,悠悠千载想风标。

传家已有蓬莱客,何患于门到寂寥。

(0)

送邓元孚·其三

识先游刃易,命晚折腰劳。

华省当年梦,行看置此曹。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赵时春 方文 华幼武 包世臣 赵雍 王实甫 谢庄 张廷玉 游酢 李开先 李百药 释宗演 鄂尔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