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宿郎官感夙因,沧桑留得后凋身。
耽诗花萼追先集,营墅峨眉有替人。
已见钜编刊玉海,更搜遗献辑珠尘。
梓乡文物欣重振,端赖君扶大雅轮。
列宿郎官感夙因,沧桑留得后凋身。
耽诗花萼追先集,营墅峨眉有替人。
已见钜编刊玉海,更搜遗献辑珠尘。
梓乡文物欣重振,端赖君扶大雅轮。
此诗由清末近现代初的夏孙桐所作,题为《赠丹卿》。夏孙桐以“吾邑土风尚朴留心文献者少”开篇,表达了对故乡文化传承现状的感慨,指出在地方风俗朴实的背景下,关注并保存文献的人却寥寥无几。接着,“故乡先辈著述传本日稀”进一步强调了传统文化资料流失的严重性。
诗人随后赞扬了祝丹卿和谢幼陶两位先生,他们积极倡导,努力编校和印刷文献,如《顾氏江上诗钞》和《江阴先哲遗书》,使得传统文化得以重新振兴。夏孙桐在此通过“风气为之一振”表达了对他们的高度肯定与赞赏。
最后,“赠诗张之二首(其二)赠丹卿”,点明了诗歌的主旨在于向祝丹卿表达敬意与鼓励,希望他能继续扶持大雅之轮,即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保持并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
整首诗不仅体现了夏孙桐对传统文化保护的深切关怀,也展现了他对文化传承者的崇高敬意,以及对文化复兴的热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