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坐起到天明,剔尽残缸数尽更。
冬煖号寒犹可事,生憎蚊脚鬓边声。
有时坐起到天明,剔尽残缸数尽更。
冬煖号寒犹可事,生憎蚊脚鬓边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难以入眠的情景,对蚊子的厌烦之情跃然纸上。首句“有时坐起到天明”展现了一种夜不能寐的状态,暗示着内心的困扰或思绪万千。接着“剔尽残缸数尽更”描述了诗人为了驱逐困意而不断点燃灯油直至深夜,数着更次以计时,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漫长和等待的煎熬。
“冬煖号寒犹可事”一句转折,表明即使在寒冷的冬天,诗人也能够忍受,显示出一种坚韧与适应力。然而,“生憎蚊脚鬓边声”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主要烦恼——蚊子的叮咬。这不仅是一种物理上的不适,更是心理上的烦躁与厌恶,蚊子的嗡嗡声在诗人心中产生了强烈的负面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活化的场景,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如夜晚的寒冷与蚊虫的侵扰)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在困境中寻求心理平衡的努力。诗中的情感真实而深刻,反映了古代文人在日常生活中普遍面临的挑战与感受。
周遭围棘院沉沉,景物当前总入吟。
材拟圭璋方特达,文归雅正薄艰深。
禹门鱼变辞凡水,乔木莺迁出故林。
寄语至公堂里客,莫教冰鉴负初心。
忆昨浮船下扬子,平翻渺渺波千里。
何来双岛挟飞楼,璀璨彤煌截涛起。
夕峰倒堕满江阴,霜树高浮半空紫。
舟人指点落日处,凌乱烟光射金绮。
平生快睹无此奇,却恨归帆北风驶。
至今伟迹在胸中,回首登临心不已。
偶然兴落尺纸间,便欲平吞大江水。
固知心手不相能,涂抹聊当卧游尔。
晴窗舒卷日数回,不敢示人聊自喜。
水部先生诗有名,忽寄瑶篇重称美。
漫云家法自湖州,自愧区区何足齿。
由来题品系名声,何况先生是诗史。
君不见当年画马曹将军,附名甫集犹不死。
又不见阎公自谓起文儒,池上俄蒙画师耻。
人生固有幸不幸,拙劣何堪古人拟。
江山千载等陈迹,一笑宁须论非是。
《余画金焦落照图吴水部德徵先生寄诗二首题谢长句》【明·文徵明】忆昨浮船下扬子,平翻渺渺波千里。何来双岛挟飞楼,璀璨彤煌截涛起。夕峰倒堕满江阴,霜树高浮半空紫。舟人指点落日处,凌乱烟光射金绮。平生快睹无此奇,却恨归帆北风驶。至今伟迹在胸中,回首登临心不已。偶然兴落尺纸间,便欲平吞大江水。固知心手不相能,涂抹聊当卧游尔。晴窗舒卷日数回,不敢示人聊自喜。水部先生诗有名,忽寄瑶篇重称美。漫云家法自湖州,自愧区区何足齿。由来题品系名声,何况先生是诗史。君不见当年画马曹将军,附名甫集犹不死。又不见阎公自谓起文儒,池上俄蒙画师耻。人生固有幸不幸,拙劣何堪古人拟。江山千载等陈迹,一笑宁须论非是。
https://shici.929r.com/shici/5txgT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