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侍前星在玉霄,兢为元老立清朝。
重游西府羁群虏,危坐东台鉴庶僚。
扰扰万缘留事业,悠悠千载想风标。
传家已有蓬莱客,何患于门到寂寥。
曾侍前星在玉霄,兢为元老立清朝。
重游西府羁群虏,危坐东台鉴庶僚。
扰扰万缘留事业,悠悠千载想风标。
传家已有蓬莱客,何患于门到寂寥。
这首挽辞《曾鲁公挽辞》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是对曾鲁公(即曾巩)的追悼之作。全诗通过回顾曾鲁公生前的功绩与品德,表达了对其深远影响和高尚人格的敬仰。
首联“曾侍前星在玉霄,兢为元老立清朝。”描绘了曾鲁公作为朝廷重臣,在高位上勤勉尽责的形象,他如同星辰般照亮了清朝的政治舞台,体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忠诚精神。
颔联“重游西府羁群虏,危坐东台鉴庶僚。”进一步展现了曾鲁公在处理政务时的公正与智慧。他不仅能够妥善管理囚犯,确保司法公正,还能够在东台之位上审慎地审视百官,维护朝廷的稳定与秩序。
颈联“扰扰万缘留事业,悠悠千载想风标。”则从更广阔的视角赞美了曾鲁公的贡献与影响力。他的事业虽已尘封于历史的长河中,但其高尚的品格与卓越的成就却如同明灯,照亮后世,成为人们永恒的典范。
尾联“传家已有蓬莱客,何患于门到寂寥。”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表达了对曾鲁公身后事的乐观态度。即使曾鲁公已逝,但其家族中不乏贤能之士,如同仙界的客人,继续传承着他的精神与事业,使得曾氏之家不致于因他的离去而显得寂寥。
整体而言,这首挽辞通过对曾鲁公一生事迹的回顾与赞美,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也彰显了其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是一首充满敬意与缅怀之情的作品。
阴云蔽天天作雪,朔风捲地地欲裂。
园林百卉尽凋零,惟有梅花逞孤绝。
根盘大地老如龙,柯饱风霜劲于铁。
南枝向暖先漏春,北枝禁寒犹待月。
月光未出花未开,月与梅花暗相结。
花神问月何迟迟,月道阴云久蔽之。
云开月出花始放,月照花神光陆离。
暗香飘拂天风度,疏影横斜映窗户。
对月看花酌钜觞,他日寻盟不相负。
一气团虚亘寥廓,天光云影镜中落。
纷纷物态从变更,眼底何如阿翁乐。
名利不牵身独閒,万顷沧波百尺竿。
溪月江风随意取,星星短发颜如丹。
潮来潮去凭此竹,不钓齐璜钓荆玉。
游鳞掣破浪花圆,欸乃一声山水绿。
君不见渭滨人,熊罴不入姬文梦,百岁风光老钓纶。
又不见严滩老,汉家名节在一丝,云台事业迹如扫。
谁写斯图托意深,小阮重之轻南金。
持来索我题佳句,薰风洒洒清烦襟。
几向濯清亭子上,凭栏相对成惆怅。
安得呼酒倾百壶,烂醉沙头续渔唱。
松柏生崇冈,不羡桃李姿。
雪霜恣饕虐,柯叶弗少萎。
嗟嗟赵贞母,窈窕从母仪。
结缡相君子,淑慎三族驰。
苕苕忍罹毒,中道遭崄巇。
君子啬于数,二孤声咿咿。
寒灯倚机杼,只影空房帷。
簧言竞难惑,矢心终不移。
神祗昭上下,我心应鉴知。
孤年日以长,母发日以衰。
一缄过青鸟,促宴趋西池。
尘飞镜光暗,月落乌声悲。
死生亦恒理,名节世所规。
豸冠柱下史,文行誇一夔。
瀼瀼袭湛露,丘木含华滋。
为歌柏舟篇,清风起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