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翁作意与春期,寒食翁来春合知。
不是春工浑忘却,好题诗是雨游时。
诗翁作意与春期,寒食翁来春合知。
不是春工浑忘却,好题诗是雨游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许及之在寒食节雨中游览上天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诗翁精心安排,在春日里与大自然相约,寒食时节,他如约而至,似乎与春天有着不解之缘。然而,诗中并未直接描述春光烂漫的景象,而是巧妙地通过“不是春工浑忘却”一句,暗示了春雨的细腻与温柔,仿佛是春的使者,提醒着春天的存在。这里的“春工”既指春雨,也暗含了春天万物复苏的力量,但并非彻底遗忘,而是以一种更为柔和、细腻的方式展现出来。
接着,“好题诗是雨游时”则进一步点明了诗人在雨中的游历不仅是一种自然的体验,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雨中的上天竺,或许因为少了阳光的直射,多了几分静谧与深邃,为诗人的题诗提供了独特的背景和情感基调。这句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体现了他在自然与艺术之间寻找灵感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以及在自然中寻觅灵感、表达情感的艺术追求。在雨中游历,不仅是一次身体上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艺术的创造过程。
问讯柳溪,溪上柳容,胡为带埃。
叹阳春陡变,孰为披拂,赏音难遇,谁与徘徊。
好在湖山,吾容不辱,寄径垂条岂偶哉。
休摇荡,且深根宁极,免俗人猜。何妨傍竹依梅。
待青眼春回一笑开。
尽攀丝弄叶,效颦施黛,笼鞯拂帽,藉荫传杯。
未碍飞绵,一高千丈,风力微时稳下来。
天难问,便陶门汉苑,一任安排。
露晞向晚,帘幕风轻,小院闲昼。
翠径莺来,惊下乱红铺绣。
倚危墙,登高榭,海棠经雨胭脂透。
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倦游燕、风光满目,好景良辰,谁共携手。
恨被榆钱,买断两眉长斗。忆高阳,人散后。
落花流水仍依旧。这情怀,对东风、尽成消瘦。
池上木芙蓉,晓寒摧折之。
绿叶未尽彫,红芳已先萎。
空得拒霜名,憔悴不自持。
人生亦如此,荣盛须及时。
少壮不久留,老疾仍相随。
腾腾当任运,惨惨徒自悲。
万古同有尽,华颠无再缁。
及今幸强健,不乐将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