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已设祖,冠盖聚朋俦。
宴别未云已,驺从罗道周。
大夫何贤哉,宠被君恩优。
为郎列仙署,弄翰登瀛洲。
内帑出赐衣,大官具时羞。
虚怀恋阙心,补报嗟无由。
奈兹抱病质,霜鬓飒已秋。
上疏得优许,养痾还旧丘。
旧丘况京甸,咫尺溧水陬。
依依农圃邻,蔼蔼桑柘稠。
颓龄尚可驻,馀生得安休。
悠然遂高志,那复生离忧。
于时正阳月,霜寒水痕收。
飘飖远空云,浩荡沧波鸥。
私怀徒叹羡,逸驾安可留。
都门已设祖,冠盖聚朋俦。
宴别未云已,驺从罗道周。
大夫何贤哉,宠被君恩优。
为郎列仙署,弄翰登瀛洲。
内帑出赐衣,大官具时羞。
虚怀恋阙心,补报嗟无由。
奈兹抱病质,霜鬓飒已秋。
上疏得优许,养痾还旧丘。
旧丘况京甸,咫尺溧水陬。
依依农圃邻,蔼蔼桑柘稠。
颓龄尚可驻,馀生得安休。
悠然遂高志,那复生离忧。
于时正阳月,霜寒水痕收。
飘飖远空云,浩荡沧波鸥。
私怀徒叹羡,逸驾安可留。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的《送端木员外孝思养病归溧上》。诗中描绘了对友人端木员外即将离开京城,返回家乡溧上的送别场景,充满了深情厚谊和对友人健康状况的关切。
首句“都门已设祖”,点明了送别的地点在京城的城门外,此处设宴饯行。接着“冠盖聚朋俦”描绘了众多官员与朋友聚集一堂,为端木员外送行的热闹场面。“宴别未云已”则表明宴会还未结束,但离别的时刻已经到来。“驺从罗道周”描述了随从人员排列在道路两旁,准备护送端木员外离开的情景。
接下来,“大夫何贤哉,宠被君恩优”表达了对端木员外才能出众、受到君主恩宠的赞美。随后,“为郎列仙署,弄翰登瀛洲”则进一步赞扬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才华,如同神仙一般,挥毫泼墨,游历于文坛之巅。“内帑出赐衣,大官具时羞”描述了朝廷为了表彰他的贡献,特地赐予衣物,并准备了丰盛的食物。
然而,尽管享有如此高的荣誉和待遇,端木员外却因身体抱恙,无法继续在朝廷任职,只能返回家乡养病。“虚怀恋阙心,补报嗟无由”表达了他对朝廷的眷恋和未能尽职尽责的遗憾。“奈兹抱病质,霜鬓飒已秋”则描绘了他因疾病而衰老的形象。
在得知可以得到朝廷的优待,允许他回家乡养病后,端木员外的心情得到了些许安慰。“旧丘况京甸,咫尺溧水陬”说明他的家乡距离京城并不遥远,只需几步之遥。“依依农圃邻,蔼蔼桑柘稠”描绘了家乡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绿树成荫,桑柘茂密,充满生机。
尽管年岁已高,但端木员外仍希望能在此度过余生,享受宁静的生活。“颓龄尚可驻,馀生得安休”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待。“悠然遂高志,那复生离忧”则表明他将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平静,不再为离别之事忧虑。
最后,“于时正阳月,霜寒水痕收”描述了送别之时正值春季,天气转暖,霜寒消散。“飘飖远空云,浩荡沧波鸥”以自然景象象征离别之情,云朵在空中飘荡,海鸥在广阔的海面上翱翔,寓意着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如同自然界的美景一样永恒不变。“私怀徒叹羡,逸驾安可留”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友人能够享受自由自在生活的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以及对友人健康和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槁木形骸,浮云身世,一年两到京华。
又还乘兴,闲看洛阳花。
闻道革呈红最好,春归后、终委泥沙。
忘言处,花开花谢,不似我生涯。
年华。
留不住,饥餐困寝,触处为家。
这一轮明月,本自无瑕。
随分冬裘夏葛,都不会、赤水黄芽。
谁知我,春风一拐,谈笑有丹砂。
扰扰匆匆,红尘满袖,自然心在溪山。
寻思百计,真个不如闲。
浮世纷华梦影,嚣尘路、来往循环。
江湖手,长安障日,何似把鱼竿。
盘旋。
那忍去,他帮纵好,终异乡关。
向七峰回首,清泪班班。
西望烟波万里,扁舟去、何日东还。
分携处,相期痛饮,莫放酒杯慳。
淮叶缤纷,江烟浓淡,别尊同倒寒晖。
未逢春信,霜露惹征衣。
往事元无是处,无须待、回首知非。
春鹃语,从来劝我,常道不如归。
家山,何处近,江楼帘栋,夕卷朝飞。
问西江笋蕨,何似鲈肥。
且置华胥旧梦,忘言处、千古同时。
君知我,平生心事,相契古来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