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势浩难测,禹功传所闻。
今观一川破,复以二渠分。
国论终将塞,民嗟亦已勤。
无灾等难必,从众在吾君。
河势浩难测,禹功传所闻。
今观一川破,复以二渠分。
国论终将塞,民嗟亦已勤。
无灾等难必,从众在吾君。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反映了他对治理黄河的认识和思考。诗人通过对比古代大禹治水的神话与当今治河之难,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大事的担忧。
"河势浩难测"一句,直接描绘出黄河变幻莫测、难以捉摸的特性。紧接着的"禹功传所闻",则将现代与古代相对比,表明治水之艰难自古有之。
"今观一川破,复以二渠分"两句,展示了诗人面对黄河决口带来的灾难,以及通过开挖新的水道来分散洪水的治理策略。这里的“一川破”指的是黄河的溃决,“二渠分”则是王安石所推崇的治水方法,企图减轻河患。
"国论终将塞,民嗟亦已勤"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长远治理策略和民众辛勤劳作的理解与同情。这里“国论”指的是国家对于黄河治理的大计,而“民嗟”则是民众对于频繁水灾的悲叹。
最后两句"无灾等难必,从众在吾君",诗人表达了对君主的信任和依赖。在他看来,只有君主才能领导众人共同应对自然灾害,如同古代大禹一般,能够解决国家与民众面临的重大困难。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王安石对于黄河治理的见解,更体现了其深厚的政治智慧和对人民疾苦的关怀。
三界之上眇眇大罗。上无色根云层峨峨。
唯有元始浩劫之象。部制我界统乘玄都。
有过我界身入玉虚。我位上王匡御众魔。
空中万变秽气纷葩。保真者少迷惑者多。
仙道难固鬼道易邪。人道者心谅不由他。
仙道贵实人道贵华。尔不乐仙道。三界那得过。
其欲转五道。我当复奈何。
忆昔走避兵,弃别乡井去。
意将朝暮归,行行重回顾。
安知今一纪,方踏去时路。
四郊皆蔓草,白日暝如雾。
披榛访闾里,隔水拜丘墓。
伤哉脊令原,黄蒿走狐兔。
别墅破垣在,邮亭乃新作。
邻儿二三辈,衡茅昼扃户。
初若不相识,熟视肖厥父。
坐久泣且言,为我话亲故。
什九死兵戈,馀亡不知处。
其词吐未终,我泪已如注。
对食不能餐,相期归蚁聚。
吾将语吾儿,卖书买农具。
归耕滆上田,宜若乌返哺。
吾其正丘首,此心庶无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