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发萍乡遇雨》
《舟发萍乡遇雨》全文
清 / 俞明震   形式: 古风

趋枻避风沙,雨势压绝壁。

万木噤无声,石气浓欲滴。

层阴失象纬,猿鸟各悚息。

侧疑坤轴陷,俯咋雷电逼。

山颓万窍号,云水递呼吸。

始觉澄潭腥,恍听幽岩泣。

回虑抱深忧,远瞩愁六极。

云破日气苏,万象复森立。

水际一灯来,清光散空湿。

冥会歛众嚣,存神偶寥寂。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出发于萍乡时遭遇暴雨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趋枻避风沙,雨势压绝壁”描绘了船只在风雨中前行的场景,风沙和暴雨似乎压迫着陡峭的山壁,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激烈的氛围。接着,“万木噤无声,石气浓欲滴”进一步渲染了暴雨中的静谧与沉重,树木仿佛被雨水凝固,岩石的湿润感似乎能滴落下来,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湿度。

“层阴失象纬,猿鸟各悚息”描述了乌云密布,连天空的经纬线都看不见,猿猴和飞鸟因恐惧而停止活动,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暴雨的恐怖与压抑。接下来,“侧疑坤轴陷,俯咋雷电逼”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暴雨威力的敬畏,仿佛大地的轴心都在摇晃,雷电逼近,令人胆战心惊。

“山颓万窍号,云水递呼吸”描绘了暴雨中山川的咆哮,云水之间的互动,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界的巨大能量。接下来,“始觉澄潭腥,恍听幽岩泣”则从视觉转向听觉,通过想象暴雨后潭水的腥味和岩石的哭泣声,进一步强化了暴雨带来的震撼与哀伤。

“回虑抱深忧,远瞩愁六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广阔世界的担忧,面对如此壮阔的自然景象,人类显得渺小而无力。最后,“云破日气苏,万象复森立”描绘了暴雨过后,阳光重新照耀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暗示了自然界的循环与生命力的顽强。

“水际一灯来,清光散空湿”描绘了雨后水边的一盏灯光,清冷的光芒洒满湿润的空气,给人以希望和宁静的感觉。“冥会歛众嚣,存神偶寥寂”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这次经历,心灵得到了净化,暂时摆脱了尘世的喧嚣,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力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自我存在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俞明震

俞明震
朝代:清

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又字启东,号觚庵,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斗门,生于湖南。光绪戊子(1888年)科举人,官至甘肃提学使。入民国,为肃政史,谢病归隐杭州西湖。明震工诗,吟甚苦,自言成一诗或至终夕不眠,甚且病眩,故所作不多。所著《觚庵诗存》传于世。
猜你喜欢

题王才臣南山隐居六咏·其四竹亭

春亦只如是,冬亦只如是。

别有一清风,请君参此味。

(0)

题王子宣主簿青山读书堂

谢家青山李家据,王家青山当家住。

上头新作读书堂,牙签玉轴古锦囊。

万夫攘臂侬掉臂,万事无味书有味。

时挑野菜煮一字,儿辈不须来染指。

(0)

寄题李俊臣南楼

庾家南楼天下无,李家南楼何似渠。

玉篸碧山罗带水,眼界风烟且千里。

何须横陈鹦鹉洲,月挂栏干西角头。

谪仙子孙五凤手,安得长江化作一杯酒。

(0)

送罗必高赴省

印山先生罗天文,一卷周雅遗子孙。

一门三世六七人,月中桂枝斫到根。

近来书种将绝却,两度秋天虚一鹗。

今年有孙康鼎来,问天还我北斗魁。

印山草木也驩喜,印山风云有生气。

君不见普州衣钵付仇香,仇香衣钵付此郎。

年未三十笔力强,百斛龙鼎一笔扛。

殿前春风更努力,莫放别人居第一。

(0)

观张功父南湖海棠杖藜走笔三首·其一

看尽都城种海棠,只将一径引教长。

约斋妙出春风手,人在中央花四傍。

(0)

行圃

饭罢来窥园,晴路忽流水。

石子净无尘,一一湿如洗。

夜来元无雨,霜消痕尚尔。

稚子有素约,杖屦从我戏。

老夫偶独先,稚子久不至。

初心一何乐,中路惨不喜。

怅望行复歇,回顾亦三四。

行逢木蕖开,攀翻嗅霜蕊。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