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执中游山四诗·其四高阳池》
《和执中游山四诗·其四高阳池》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三年南雍居,十至高阳池。

鱼鸟如故人,相忘不相疑。

但持青莲叶,不倒白接䍦。

我与之子游,何似山公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彭汝砺在高阳池与友人相聚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中“三年南雍居,十至高阳池”两句,以时间的累积和频率的重复,展现了诗人对高阳池的深厚情感和频繁造访的亲密关系。高阳池作为背景,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场所。

“鱼鸟如故人,相忘不相疑”一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鱼鸟视为老朋友,它们之间没有猜忌,只有和谐共处,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古代文人追求的理想境界。

“但持青莲叶,不倒白接䍦”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青莲叶和白接䍦(一种酒器)象征着诗人与友人的聚会,通过这些日常之物,传达出聚会的轻松愉快氛围,以及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我与之子游,何似山公时”一句,将当前的聚会与历史上的名士山涛的聚会相比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的赞美。山公时,通常指山涛与好友聚会的时刻,这里用以强调此次聚会的愉悦和意义非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理想。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访韩司空不遇

图画风流似长康,文词体格效陈王。

蓬莱对去归常晚,丛竹闲飞满夕阳。

(0)

勉力

日月不并照,升沈俱有时。

自媒徒欲速,孤立却宜迟。

尽力唯求己,公心任遇谁。

人间不得意,半是鬓先衰。

(0)

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二同年之什

鹏鱼何事遇屯同,云水升沈一会中。

刘放未归鸡树老,邹阳新去兔园空。

寂寥我对先生柳,赫奕君乘御史骢。

若向南台见莺友,为传垂翅度春风。

(0)

清夜怨

含泪坐春宵,闻君欲度辽。

绿池荷叶嫩,红砌杏花娇。

曙月当窗满,征云出塞遥。

画楼终日闭,清管为谁调。

(0)

鸾凤

旧镜鸾何处,衰桐凤不栖。

金钱饶孔雀,锦段落山鸡。

王子调清管,天人降紫泥。

岂无云路分,相望不应迷。

(0)

池边

玉管葭灰细细吹,流莺上下燕参差。

日西千绕池边树,忆把枯条撼雪时。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