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其二》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舜井溢流陌上,历山近在城头。

羁旅三年忘去,故园何日归休。

(0)
鉴赏

此诗由宋代诗人苏辙所作,名为《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其二)》。诗中描绘了济南的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济南的深厚情感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首句“舜井溢流陌上”,以“舜井”点明地点,济南自古以来便与舜帝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处借“舜井”象征着济南的历史文化积淀。同时,“溢流陌上”生动地描绘了济南泉水丰富、流淌于街头巷尾的景象,展现出济南的自然之美。

次句“历山近在城头”,“历山”是济南的标志性地理特征之一,与“舜井”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济南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将历山置于“城头”,既表现了济南城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也暗示了诗人对济南的亲近之感。

后两句“羁旅三年忘去,故园何日归休”,则直接表达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思乡之情。“羁旅”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三年”则具体量化了这种漂泊的时间长度,强化了诗人的离愁别绪。而“故园何日归休”则表达了诗人对回归故乡的渴望与期待,以及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真挚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济南这座城市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双重追求。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太常引

道人活计要清虚。不受利名拘。囊橐一钱无。

似出水、圆荷迸珠。

一瓢糊口,衲衣遮体,此外更何图。高枕及华胥。

向物外、钧天曳裾。

(0)

清平乐.在荆溪作

汀烟溪树。总是伤心处。望断溪流东北注。

梦逐孤云归去。山花野鸟初春。渔郎樵叟南津。

谁识摧颓老子,醉人推骂从嗔。

(0)

南乡子.寿县大夫薛君宝臣

五福几人全。我见君侯得处偏。

素著蔼然乡曲誉,喧传。尽道新官似旧官。

五裤复歌廉。竹马儿童更可怜。

万室春风和气里,鸣弦。好似今年胜去年。

(0)

蓦山溪.卫生袭之寿

杏花半吐,花底香风度。

杨柳袅金丝,拂晴波、垂垂万缕。

东君著意,付与有情人,山下路,水边村,总是堪行处。

春光几许,不用忙归去。

呼取曲生来,把閒愁、一时分付。

大都是醉,三万六千场,遇有酒,且高歌,留取青春住。

(0)

水调歌头.山中偶成用遁庵兄韵

人生等行旅,能费几春秋。

元龙漫矜豪气,百尺卧高楼。

昨日青青双鬓,今日星星满镜,转首岁华流。

归去便归去,何处觅菟裘。一枝筇,一壶酒,寄真游。

姑山玉立千仞,直下看神州。

欲语幽情谁可,赖有白鸥知我,尘世尽悠悠。

一笑对妻子,出处不须筹。

(0)

柳梢青.和杨无咎梅词四首·其一未开

懊恨春初,飘零月下,轻离轻隔。

重酝梨云,乍舒柳眼,羞人曾识。

已堪索笑寻檐,早准备、怜怜惜惜。

莫是溪桥,才先开却,试驰金勒。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