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烟溪树。总是伤心处。望断溪流东北注。
梦逐孤云归去。山花野鸟初春。渔郎樵叟南津。
谁识摧颓老子,醉人推骂从嗔。
汀烟溪树。总是伤心处。望断溪流东北注。
梦逐孤云归去。山花野鸟初春。渔郎樵叟南津。
谁识摧颓老子,醉人推骂从嗔。
这首元末明初倪瓒的《清平乐·在荆溪作》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凄美画面。"汀烟溪树",诗人以汀洲上的薄雾和溪边的树木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暗示了词人心中的淡淡忧思。"总是伤心处"直接表达了词人的情感,透露出一种难以言表的内心伤感。
"望断溪流东北注",视线随着溪流延伸,却只能看到它向远方流去,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寓含着词人对远方的期待或失落。"梦逐孤云归去",通过梦境寄托了词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但现实与梦境形成对比,更显其孤独与无奈。
"山花野鸟初春",春天的生机盎然与词人的落寞心境形成鲜明对照,反映出词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下处境的感慨。"渔郎樵叟南津",描绘了当地淳朴的田园生活,然而词人并未融入其中,反而以"谁识摧颓老子"自嘲,表达出无人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孤独。
最后两句"醉人推骂从嗔",借酒浇愁,醉后的行为反映出词人内心的愤懑和无奈,同时也揭示了他性格中可能的傲骨和不被世俗接纳的苦闷。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倪瓒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哲理。
西岑僧舍知多少,竹阁巍然鹿苑中。
蜡屐登临非俗客,石床宴坐属诗翁。
黄金阶砌纷纷月,碧玉窗棂细细风。
千里江山应在眼,狂鞭何用作深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