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云庵生辰十一首·其六》
《云庵生辰十一首·其六》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不落思惟离圣凡,令君觌露见云庵。

平生不许当头道,今日重闻称性谈。

老鉴三机酬跛偃,洞山一半肯云岩。

我无奇特报恩德,九死归从瘴海南。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为云庵生辰所作的十一首诗之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禅宗思想和形象,表达了对云庵的尊敬与赞美。

首句“不落思惟离圣凡”,意味着云庵的智慧超越了世俗的思考,达到了一种超脱圣凡的境界。接着“令君觌露见云庵”则描绘出云庵的真容如同云雾中的庵堂,神秘而不可捉摸,需要细心观察才能领略其深意。

“平生不许当头道,今日重闻称性谈”两句,通过对比平日与今日的云庵,强调了云庵在特定时刻展现出的非凡智慧和对本性的深刻理解。这里“称性谈”指的是符合本性的谈话,即言谈举止皆出于自然,不加雕饰。

“老鉴三机酬跛偃,洞山一半肯云岩”这两句运用了禅宗中的比喻,将云庵比作能够洞察三昧之机的老者,与跛偃(古代一位著名的禅师)进行交流,同时又以洞山(另一座著名禅寺)的一半云岩作为隐喻,暗示云庵的智慧与修行达到了极高的境界,如同云岩般高远而不可测。

最后,“我无奇特报恩德,九死归从瘴海南”表达了诗人对云庵的敬仰之情,虽然自己并无特别的才能来报答云庵的恩德,但愿意为了云庵的教诲而九死不悔,甚至愿意前往南方瘴疠之地,体现了诗人对云庵教导的深切认同与追随之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禅理,展现了云庵的非凡智慧与人格魅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与追随之意。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方斋行

世皆尚圆君独方,富贵可取君不忙。

闭门读书声琅琅,旧书重叠堆在床。

点勘同异分边旁,运精竭思心力彊。

十年足不离僧房,荒山野路秋水长。

客虽欲至嫌路妨,幽兰无人为君芳。

采菊落英充糇粮,客即不来有馀香。

(0)

西江月·其一

渺渺风吹月上,濛濛雾挟霜回。百年心事老相催。

人在夕阳落外。有梦常嫌去远,无书可恨来迟。

一杯浊酒两篇诗。小槛黄花共醉。

(0)

生查子

残春雾雨馀,小院黄昏后。

说道觅新词,把酒来相就。

酴醾插髻云,岁岁长如旧。

不是做词迟,却怕添伊瘦。

(0)

依韵和王安之少卿六老诗仍见率成七首·其五

六客同游一醉乡,又非流俗所言狂。

追游共喜清平久,唱和争寻警策忙。

荐酒月陂林果熟,发茶金谷井泉香。

千年松下麾谈麈,襟袖无风亦自凉。

(0)

莞尔堂春晚书怀呈同僚

三分春色二分休,是处红稀绿已稠。

芳草池塘空有思,落花亭馆不胜愁。

人情似昔犹难合,身世如今岂易谋。

若欲忘忧须是酒,醉乡安稳胜封侯。

(0)

虞美人·其四

绮窗人似莺藏柳。巧语春心透。声声清切入人深。

一夜不知两鬓、雪霜侵。何时月下歌金缕。

醉看行云住。懒将幽恨寄瑶琴。

却倩金笼鹦鹉、递芳音。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