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冷袭虚襟,芸阁西头接羽林。
上界疏钟清客梦,广庭明月空斋心。
回惊旧壁题名遍,转觉微官阅岁深。
此夕圜丘天尺五,拥衾时听属车音。
东风吹冷袭虚襟,芸阁西头接羽林。
上界疏钟清客梦,广庭明月空斋心。
回惊旧壁题名遍,转觉微官阅岁深。
此夕圜丘天尺五,拥衾时听属车音。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诗《丙申郊祀斋居次陆廉伯太史韵(其一)》描绘了诗人祭祀期间斋居的清寂心境。首句“东风吹冷袭虚襟”,以东风的寒意渲染出斋居环境的寂静与清冷,仿佛连衣襟都能感受到那份凉意。接下来,“芸阁西头接羽林”暗示了诗人身处文人士大夫的馆阁之地,与禁卫军的羽林相对,寓含着文武之分。
“上界疏钟清客梦”描绘了夜晚的钟声穿透夜空,带来一种超然的宁静,使诗人的梦境也变得清澈。而“广庭明月空斋心”则进一步强调了月光洒在空荡的斋室中,诗人的心境如同这明亮的月色一般空灵。诗人回顾过去,看到墙壁上旧时题名无数,感叹时光荏苒,自己担任的微小官职已历经过往岁月。
尾联“此夕圜丘天尺五,拥衾时听属车音”将视线拉回到现实,诗人想象着在祭祀之夜,身处圜丘(古代祭天之地)之上,仰望星空,听着远处官员随从的车马声,流露出对朝廷事务的关心和对自身职责的沉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斋居的环境、夜晚的氛围以及诗人自身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清高与对职责的敬畏,体现了明代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耄及光阴古更稀,自今惟有数期颐。
食观本草虽多事,醉读离骚自一奇。
物外有人闲始见,山中可乐老方知。
武陵好在桃千树,短棹相寻亦未迟。
眈眈丑石罴当道,矫矫长松龙上天。
满地凌霄花不扫,我来六月听鸣蝉。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
阵云高、狼烽夜举。
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
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
漫悲歌、伤怀吊古。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
叹流年、又成虚度。
风雨初经社。
子规声里春光谢。
最是无情,零落尽、蔷薇一架。
况我今年,憔悴幽窗下。
人尽怪、诗酒消声价。
向药炉经卷,忘却莺窗柳榭。
万事收心也。
粉痕犹在香罗帕。
恨月愁花,争信道、如今都罢。
空忆前身,便面章台马。
因自来、禁得心肠怕。
纵遇歌逢酒,但说京都旧话。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
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
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
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
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
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
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
君记取、封侯事在。
功名不信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