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昭阳草堂手卷为增城县丞谢英赋》
《题昭阳草堂手卷为增城县丞谢英赋》全文
明 / 孙蕡   形式: 古风

太傅风流一千载,乌衣朱雀今谁在。

何时文水见文孙,玉树亭亭继光彩。

茅茨还枕小东山,山下银溪玉作湾。

不独澄江静如练,金屏想像如花颜。

陂塘别墅恣情适,荡漾寒波映空碧。

隐隐疑闻躐屐声,青青似带罗裙色。

罗裙翠带总相宜,君家兄弟况能诗。

细雨蛙声来座席,淡云疏影落涟漪。

南陲作郡无复意,那更旁人知许事。

讼庭窄狭临溪水,日倩鸥群伴清致。

清梦迢迢若个边,鸣蜩初变柳盈园。

咏歌未必惭康乐,俊秀真堪比惠连。

惠连别来年岁久,梦里知能相见否。

且停忆草远生愁,便可巡池酌春酒。

伯仲联翩圭组才,声名远播凤凰台,暂时分手何有哉。

行当连袂赴青琐,莫学柴桑归去来。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孙蕡所作,题为《题昭阳草堂手卷为增城县丞谢英赋》。诗中描绘了昭阳草堂的景致与氛围,以及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句“太傅风流一千载”,以历史上的风流人物太傅起笔,引出对昭阳草堂的赞美,寓意其文化与风韵历久弥新。接着“乌衣朱雀今谁在”一句,运用典故,暗指昔日繁华已逝,引出对当前景象的感慨。

“何时文水见文孙,玉树亭亭继光彩”两句,将目光转向未来,期待后辈能继承先贤的才华与光辉,如同玉树般亭亭玉立,光华四射。

“茅茨还枕小东山,山下银溪玉作湾”描绘了草堂周围的自然美景,山清水秀,宛如一幅精致的山水画卷。接下来“不独澄江静如练,金屏想像如花颜”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美丽,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之中。

“陂塘别墅恣情适,荡漾寒波映空碧”写出了别墅主人在此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寒波荡漾,碧空如洗,充满了闲适与宁静的气息。

“隐隐疑闻躐屐声,青青似带罗裙色”通过听觉与视觉的双重描绘,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仿佛能听到轻盈的脚步声,看到青绿色的罗裙在眼前飘过。

“罗裙翠带总相宜,君家兄弟况能诗”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认为他们不仅外貌出众,而且才华横溢,能够写出美妙的诗歌。

“细雨蛙声来座席,淡云疏影落涟漪”描绘了雨夜中的场景,细雨轻拂,蛙声入耳,云影轻落,涟漪荡漾,充满了诗意与宁静。

“南陲作郡无复意,那更旁人知许事”表达了对友人远离官场,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羡慕。

“讼庭窄狭临溪水,日倩鸥群伴清致”描绘了友人在官府中的生活情景,虽处狭窄之地,但有鸥鸟相伴,生活显得清雅脱俗。

“清梦迢迢若个边,鸣蜩初变柳盈园”通过梦境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友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咏歌未必惭康乐,俊秀真堪比惠连”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肯定,认为他们的诗歌可以媲美古代的文学大家。

“惠连别来年岁久,梦里知能相见否”表达了对友人长久未见的思念之情,希望能在梦中再次相遇。

“且停忆草远生愁,便可巡池酌春酒”鼓励友人放下忧愁,享受眼前的美景与佳酿。

“伯仲联翩圭组才,声名远播凤凰台”赞扬友人的才华与名声,如同凤凰一般,远播四方。

“暂时分手何有哉”表达了对短暂分别的释然态度。

“行当连袂赴青琐,莫学柴桑归去来”最后两句寄语友人,希望他们能携手前行,不要像陶渊明那样归隐田园,表达了对友人未来事业与生活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丰富,描绘了昭阳草堂的美景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情与才华的颂扬,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作者介绍
孙蕡

孙蕡
朝代:明

(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猜你喜欢

惠州试院联

门临沧海,室绕仙峰,特开斗极文光,持簜节来频选胜;

家住孤山,路经瘐岭,又览罗浮春色,有梅花处尽题诗。

(0)

学署光霁堂联

比三十六处洞天,别有乾坤。

岂徒花药氛氲,艳说仙槎贯牛斗;

数一百廿年尘印,又逢辛卯。

重整亭林觞咏,好从片石认鸿泥。

(0)

挽舒梦兰妻李湘弦联

蟾镜掩清辉,叹当年玉宇琼楼,难觅灵丸延寿药;

鹿车随大隐,知此后故奁遗挂,重哦寒夜悼亡诗。

(0)

挽张之洞联

曾许为越石父脱骖,在昔德音何敢忘;

明知如范文子祈死,从今危局更谁支。

(0)

韩愈祠联

苏学士前传谪宦;孟夫子后拜先生。

(0)

听箫园联

圣代即今多雨露;酒垆终古擅风流。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