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用前韵·其二》
《再用前韵·其二》全文
宋 / 彭汝砺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夜色清如水新洗,月上烛明栖鸟起。

灼灼其华散成绮,仙翁岸帻光明里。

公明如月非如烛,文华亦非花得似。

安危自以天下任,故与众人同笑喜。

手折芳枝嚼红蕊,临池想濯沧浪水。

芳菲肯付游人醉,知公爱民一如子。

月盈易亏花落易,直须催促公排比。

公看光阴去无止,欻如白驹过隙耳。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宁静而祥和的画面,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月光、烛火、栖鸟、花朵、仙翁、公明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夜色清如水新洗”以水喻夜,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清澈与宁静,仿佛刚被洗涤过一般,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月上烛明栖鸟起”,月亮升起,烛光照亮了栖息的鸟儿,画面生动,富有动态美。随后,“灼灼其华散成绮”,花朵绽放,如同织成的锦缎,色彩斑斓,充满生机。仙翁头戴宽边帽,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超然脱俗,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

“公明如月非如烛”一句,将公明比作明亮的月光,而非普通的烛火,强调了公明的高尚与光辉。接下来,“文华亦非花得似”,文采斐然,不亚于花朵的美丽,表达了对公明才华的高度赞扬。“安危自以天下任,故与众人同笑喜”,体现了公明的责任感和乐观态度,他以天下为己任,与民众共享喜悦。

“手折芳枝嚼红蕊,临池想濯沧浪水”,诗人想象公明亲手采摘芳香的枝条,品尝红色的花蕊,面对池塘,仿佛在洗涤心灵。这不仅展现了公明的高洁品质,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纯净与追求。接着,“芳菲肯付游人醉,知公爱民一如子”,表达了公明愿意将自己的美好与他人分享,对民众的深厚情感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最后,“月盈易亏花落易,直须催促公排比”,月亮圆满易逝,花朵凋零,时间匆匆,诗人希望公明能珍惜时光,妥善安排事务。而“公看光阴去无止,欻如白驹过隙耳”,则以“白驹过隙”比喻时间的短暂,提醒公明要把握每一刻,珍惜时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公明的高尚品德、才华横溢以及对民众的深切关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公明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彭汝砺
朝代:宋

彭汝砺,字器资,祖籍江西袁州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滨田村)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1041),卒于宋哲宗绍圣二年(1095)。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彭汝砺读书为文,志于大者;言行取舍,必合于义;与人交往,必尽试敬;而为文命词典雅,有古人之风范。著有《易义》、《诗义》、《鄱阳集》等。彭汝砺去世后被安葬在江西省鄱阳县双港镇,其后裔以鄱阳滨田,双港为中心,散居全国各省市等地。
猜你喜欢

句·其二

若要居二宅,先须入礼门。

(0)

题度仪堂四首·其二

近户皆林杪,元非妆点成。

山中行不遍,雨后看尤清。

桃向天边种,云从岭上生。

不通鸡犬到,时听度鸾笙。

(0)

城南杂咏二十首.咏归桥

四序有佳趣,今古盖共兹。

桥边独微吟,回首忘所之。

(0)

送李崧老归闽二首·其一

历数勋贤后,如君到眼希。

胸中蕴金石,笔下出珠玑。

倾盖嗟何晚,临流又送归。

他年傥相忆,寻我钓鱼矶。

(0)

题庾楼

南瞻庐阜北淮山,下有长江万顷寒。

往事无边随去浪,西风有客傍阑干。

(0)

相公新创云山观于州治之东诗以颂之

华榱胜概实相兼,却笑滕王诧栋帘。

海内一云高出岫,江南列嶂杳平檐。

作霖锡命宜爰立,维石兴歌正具瞻。

寰宇固应同德宇,共期羹鼎试梅盐。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