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山环拱巽波涵,潇洒茅堂在蔚蓝。
明月倒悬天上下,清风远播地东南。
寻盟鸥鹭閒情适,坐镇鱼龙老气酣。
最爱行藏兼吏隐,诗成应拟百花潭。
巽山环拱巽波涵,潇洒茅堂在蔚蓝。
明月倒悬天上下,清风远播地东南。
寻盟鸥鹭閒情适,坐镇鱼龙老气酣。
最爱行藏兼吏隐,诗成应拟百花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面,以"巽山环拱"和"巽波涵"开篇,展现出草堂四周山势优美,江水环绕的宁静景象。"潇洒茅堂在蔚蓝"进一步强调了草堂的简朴与环境的开阔,色彩鲜明,富有诗意。
"明月倒悬天上下,清风远播地东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夜晚月光如镜,清风拂面的意境,给人以空灵之感。"寻盟鸥鹭閒情适"则通过鸥鹭的形象,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心境闲适的情怀。
"坐镇鱼龙老气酣"中的"鱼龙"象征着草堂周围的生机活力,而"老气酣"则寓言了诗人虽年事已高,但精神饱满,充满活力。最后,诗人以"最爱行藏兼吏隐,诗成应拟百花潭"收尾,表达了自己既享受官场生活,又向往隐逸生活的理想,以及创作诗歌时的灵感源泉来自大自然的百花潭。
总的来说,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的闲适与追求。
银烛生花如红豆。占好事、而今有。
人醉曲屏深,借宝瑟、轻招手。
一阵白蘋风,故灭烛、教相就。花带雨、冰肌香透。
恨啼乌、辘轳声晓。岸柳微凉吹残酒。
断肠时、至今依旧。镜中消瘦。那人知后。
怕夯你来僝僽。
琳宫接丛霄,渌水连翠微。
幽花露林薄,好鸟娱清辉。
道人勤洒扫,令尹每忘归。
孝慈民父母,虎去蝗退飞。
来思僚友同,歌舞醉红衣。
定知与民乐,吏瘦吾民肥。
人有岁寒心,乃有岁寒节。
何能貌不枯,虚心听霜雪。
茅亭风入葛衣轻,坐见山河表里清。
归燕略无三月事,残蝉犹占一枝鸣。
天高秋树叶公邑,日暮碧云樊相城。
别后寄诗能慰我,似逃空谷听人声。
春雷不发蛰,秋雷不收声。
向无一日雨,今无一日晴。
昨夕玉女笑,闪闪扬目睛。
雷公与雨师,自取号令明。
舒惨由上天,诞妄推五行。
日月不粒食,安问下土耕。
虽然屋瓦烂,还有地菌生。
损彼以益此,谁能较人情。
尧时不无水,用禹水乃平。
黎民思尧仁,往往见于羹。
犹吾大君意,星火立水衡。
水衡虽努力,岂将雷雨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