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峨海刹,杰出大方家。
说偈瓶翻水,看经席散花。
秋听潮信急,夜坐月痕斜。
借问穷源客,曾乘几度槎。
石林峨海刹,杰出大方家。
说偈瓶翻水,看经席散花。
秋听潮信急,夜坐月痕斜。
借问穷源客,曾乘几度槎。
这首明代虞堪的诗《次席帽山人王原吉韵赠石林上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石林峨海刹”以石林高耸入云的形象比喻禅寺的雄伟壮观,如同海上的佛塔。接着,“杰出大方家”赞美了石林上人的修行境界和人格风范。
“说偈瓶翻水,看经席散花”两句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出石林上人在讲经说法时的洒脱与禅意,瓶中的水随着偈语翻动,如花般洒落,象征智慧的流淌。夜晚,“秋听潮信急,夜坐月痕斜”,诗人与上人一同聆听潮汐声,静坐赏月,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禅修氛围。
最后两句“借问穷源客,曾乘几度槎”以询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石林上人深入佛法源头的敬仰,以及对他多次修行探索的想象,暗示了上人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执着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生活的理解和对石林上人的敬仰之情。
古时不异今,今时不异古。
生事日日灭,有所不能作。
世上乏钱财,守空无货赂。
理诗日日新,朽宅时时故。
闻船未破漏,爱河须早渡。
出过三江口,逍遥神自悟。
损之又损之,俄成贝多树。
临行途路难,无船可相渡。
业老见阎公,没你分疏处。
若见优昙花,处处无疑虑。
于鹄值谏议,以毬不能官。
焦蒙值舍人,以杯不得完。
可惜大雅旨,意此小团栾。
名回不敢辨,心转实是难。
不惜为君转,转非君子观。
转之复转之,强转谁能欢。
哀哉虚转言,不可穷波澜。
千年山上行,山上无遗踪。
一日人间游,六合人皆逢。
自有意中侣,白寒徒相从。
康乐宠词客,清宵意无穷。
徵文北山外,借月南楼中。
千里愁并尽,一樽欢暂同。
胡为戛楚琴,淅沥起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