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先主得关张,能使西川弱胜强。
今日中原岂无士,坐愁豺虎乱要荒。
当时先主得关张,能使西川弱胜强。
今日中原岂无士,坐愁豺虎乱要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渊所作的《次韵光祖避地眉溪十绝》中的第七首。诗中借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和对人才的呼唤。
“当时先主得关张”,开篇即引用三国时期刘备得到关羽、张飞辅佐的故事,象征着贤才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能使西川弱胜强”,进一步强调了人才对于改变局势的关键作用,即使在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也能凭借智谋和勇气取得胜利。
接下来,“今日中原岂无士”,转而关注当下,提出疑问:在今天的中原大地上,难道就没有能够担当重任的人才吗?这既是对现实人才状况的反思,也寄寓了对未来的希望。
“坐愁豺虎乱要荒”,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的深切忧虑。在“豺虎”这一形象的描绘中,暗指社会中的不法之徒或权力的滥用者,他们扰乱了原本安宁的大地。诗人通过“坐愁”一词,展现了自己面对这种局面时的无奈与焦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历史为镜,反映了诗人对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社会稳定的深切关怀。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过去英雄时代的怀念,更寄托了对未来和平与繁荣的期待。
男子志四方,焉能守一丘。
壮游轻万里,逸迹淩九州。
抚时厌迫隘,胡为此淹留。
越乡悲南冠,骋望登东楼。
遥树小如荠,连峰如波流。
穹谷无足音,远水无归舟。
跳听何所见,驰目空悠悠。
海曲歌五噫,天末咏四愁。
崇山自兴恻,旷野谁与俦。
焉得云螭驾,托乘从霄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