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答淮南祝秘校初春见寄》
《依韵答淮南祝秘校初春见寄》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客有袖中书,初凭春燕寄。

春燕不时来,秋鸿今始至。

水落蒲藻寒,悠悠江浦意。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huáinánzhùxiàochūchūnjiàn
sòng / méiyáochén

yǒuxiùzhōngshūchūpíngchūnyàn

chūnyànshíláiqiū鸿hóngjīnshǐzhì

shuǐluòzǎohányōuyōujiāng

注释
客:指代某位拜访者或远方的朋友。
袖中书:暗含书信,古代常以袖藏物。
春燕:春天的燕子,常被用来传递信息。
寄:交付、传递。
秋鸿:秋天的大雁,古人常用大雁传递书信。
始至:刚刚到达。
水落:水位下降。
蒲藻:水生植物,如蒲草和藻类。
寒:寒冷。
悠悠:形容心情或景色深远。
江浦:江边的岸上。
翻译
有一位客人藏有一封信在袖中,起初托付春天的燕子传递。
春天的燕子不定时来访,而秋天的大雁如今才刚刚到来。
随着水位下降,蒲苇和藻类显得更加寒冷,江边的景色令人心情悠远。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答淮南祝秘校初春见寄》,通过对友人寄来的书信的描述,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季节更迭的感慨。首句“客有袖中书”描绘了友人通过春燕传递书信的情景,富有诗意。接下来,“春燕不时来,秋鸿今始至”暗示了时间的流转,春燕已过,秋鸿才到,寓言着友人信息的迟到,也流露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水落蒲藻寒”描绘了初春江边的景象,水位下降,蒲草显得更加清冷,暗合了初春的季节特征,同时也增添了诗中的寂寥之感。最后,“悠悠江浦意”则传达出诗人面对此情此景时的深深思绪,江边的广阔与漫长,仿佛延伸了他的情感寄托。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书信为引,借景抒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期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七夕怀容甫游采石·其一

疏梧摵摵漏迟迟,人去庭空独立时。

羡尔万峰高处望,半轮凉月下蛾眉。

(0)

晨起写雪图有感因题一诗

十年卖画隐长安,一面时贤胆即寒。

世界已无清白望,山人写雪自家看。

(0)

依然

展转兵间眇小身,老天不屑死诗人。

依然来坐梅花下,细细焚香拂战尘。

(0)

次韵答孙生

贞下何曾更起元,当年人物几多存。

似闻大陆龙蛇起,行见空城草木蕃。

呴陆池鱼宁有湿,掠枝寒雀本无温。

枕流漱石君家事,思与参军仔细论。

(0)

半夜雨

二十几旬无此声,闻声感激涕纵横。

风驰电掣惟恐尽,海倒江翻只要倾。

不睡拼教两夜永,迟明看取一池平。

奢心得陇真堪笑,移向春前万宝成。

(0)

谢蕴山方伯得晋永平八砖以为研作宝研图图中三子侍

琢磨新试麝煤烟,委卧荒榛几岁年。

匣研宝贻安石后,甄泥事在永和前。

列阶才已成三秀,入院声应嗣八砖。

便为越中誇故实,不须零瓦问甘泉。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