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州城高高且壮,四十年间兵不向。
旌旗忽乘雨雪入,一夜开门纳兵仗。
请降尽是洄洄军,拒戢不睹牙城将。
鞬橐将军拜道左,绯衣小儿来天上,州人始识裴丞相。
蔡州城高高且壮,四十年间兵不向。
旌旗忽乘雨雪入,一夜开门纳兵仗。
请降尽是洄洄军,拒戢不睹牙城将。
鞬橐将军拜道左,绯衣小儿来天上,州人始识裴丞相。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蔡州行》描绘了蔡州城在历经四十年和平后,突然遭遇军事入侵的情景。诗中以蔡州城的坚固和长久安宁为背景,通过“旌旗忽乘雨雪入”形象地展现了敌军的突袭,一夜之间城门大开,接纳了兵士。投降的军队被称为“洄洄军”,暗示他们并非心甘情愿,而城中的将领并未露面抵抗,只有“绯衣小儿”(可能指地位较低的官员)出现,象征着局势的混乱。
最后两句“鞬橐将军拜道左,绯衣小儿来天上”,通过对比,讽刺了战乱中权力的失序,将军降职至路边行礼,而原本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却仿佛升天般掌握了权柄。诗的结尾揭示了这场变故的主角——裴丞相,他可能是新来的统治者,州民这才初次认识他。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战乱中的权力更迭与社会动荡,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和讽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