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顾曾无一技名,归与何敢比泉明。
无才恐被虚声误,知足能将妄想平。
出岫无云难作雨,回头有岸即登程。
此行不为鲈鱼脍,藏拙山林过一生。
自顾曾无一技名,归与何敢比泉明。
无才恐被虚声误,知足能将妄想平。
出岫无云难作雨,回头有岸即登程。
此行不为鲈鱼脍,藏拙山林过一生。
这首诗《泊舟不寐》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通过深沉的自我反思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首联“自顾曾无一技名,归与何敢比泉明”,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并无一技之长,不敢与陶渊明这样的大儒相提并论,流露出一种谦逊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才能的自我认知。
颔联“无才恐被虚声误,知足能将妄想平”,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才华与满足感的思考。他认为,没有真正的才华可能会被虚名所误,而知足则能平息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平衡追求。
颈联“出岫无云难作雨,回头有岸即登程”,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生道路的选择。出岫的云难以形成降雨,暗示了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而回头看到岸边,意味着找到了前行的方向,象征着在困境中找到出路的决心和勇气。
尾联“此行不为鲈鱼脍,藏拙山林过一生”,点明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并非为了鲈鱼脍这样的美食享受,而是选择退隐山林,以拙朴的心态度过余生。这既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明确表达,也是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一种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才能、满足感、人生选择和生活态度的深入探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哲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雪爪尘空,巢痕梦冷,秋斋最苦怀人。
种遍琅玕,清阴一角芳邻。
近时怕认春明路,对西风满目愁氛。
听吹来一晌,萧萧绿黯疏筠。
天涯朋旧偕情话,看篆烟同袅,佳茗同温。
写入新图,分明朗月前身。
眼中无限沧桑感,待佗年齿印重寻。
且今朝野坐修篁,索句篱根。
无著天亲,植品在瑶林仙阙。
三十载、楞严一卷,几茎华发。
环堵萧然绳检外,瓮头酒熟生香发。
问何时、早趁五湖舟,归吴越。冲烟艇,寒江雪。
断虹棹,潇湘月。只维摩居士,往来清绝。
衣上黄尘京洛梦,蒲团枯坐雄心歇。
任庸夫、谗谤未能降,凌霄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