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枕迷离幻与真,廿年宰相悟前因。
陈留尚听衙斋鼓,我亦黄粱梦里人。
一枕迷离幻与真,廿年宰相悟前因。
陈留尚听衙斋鼓,我亦黄粱梦里人。
这首诗以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为线索,巧妙地探讨了人生经历与内心感悟的关系。首句“一枕迷离幻与真”,开篇即点出梦境与现实之间的模糊界限,暗示了人生的虚幻与真实并存的状态。接着,“廿年宰相悟前因”一句,通过一个虚构的宰相角色,展现了长时间的人生历练后对过往因果的深刻反思,寓意着人在漫长岁月中的成长与觉悟。
“陈留尚听衙斋鼓”这一句,进一步将场景拉回到古代官场,通过“衙斋鼓”的意象,不仅描绘出官场的日常景象,也暗含了对权力与责任的思考。而“我亦黄粱梦里人”则以“黄粱梦”典故自喻,表达了诗人如同梦中人一般,经历了世事变迁,最终认识到人生如梦,一切皆是过眼云烟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个人经历的深刻反思,传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哲理思考与情感抒发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河阳种桃彭泽柳,岁岁春风誇不朽。
何如君种一池莲,开向五月六月天。
红妆当暑清无汗,绿叶染风香不断。
坐令百里尽清凉,天乃赠君云锦段。
此花不可无此堂,主人姓字同芬芳。
更看堂后参差竹,醉倚炎空舞寒绿。
灵凤鸣朝阳,神龙不泥蟠。
时兮不可为,昌父乃在山。
思君二十年,见君良独难。
时于邸报上,屡见得祠官。
祠官禄不多,一贫其柰何。
采芝亦可食,当作采芝歌。
近者李侍郎,直言遭逐去。
人皆笑其疏,君独有诗句。
君为山中人,世事安得闻。
入山恐未深,更入几重云。
来访藏春宅,因登静寄堂。
异香薰宝鼎,清乐送瑶觞。
穿竹过花所,寻梅见海棠。
白头思往事,无语立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