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毛维瞻白云庄三咏·其三眺望台》
《次韵毛维瞻白云庄三咏·其三眺望台》全文
宋 / 赵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治圃我依浮石滩,筑台君占白云山。

三秋一日登临外,千里同风咫尺间。

峰黛阴晴长黯黯,溜琴朝夕自潺潺。

休官谁道何曾见,林下如今两处閒。

(0)
注释
治圃:整理菜园。
浮石滩:海边或河边的平坦石头地带。
筑台:建造平台或亭台。
白云山:以云雾缭绕著称的山。
三秋:秋季。
登临:登山游览。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峰黛:山峰的青翠色。
溜琴:形容流水声如琴音。
休官:辞去官职。
何曾:曾经。
林下:指隐居生活。
翻译
我在浮石滩边整理菜园,你在白云山上建造亭台。
即使相隔千里,同在秋日登高赏景,感觉就像近在咫尺。
山峰的青色时明时暗,溪流的琴音早晚悠扬。
有人问,你辞官后何时可见?如今我们都在林下过着悠闲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抃所作的《次韵毛维瞻白云庄三咏(其三)眺望台》。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云庄的景致,展现出一种超然与宁静的氛围。

首句“治圃我依浮石滩”描绘了诗人亲手整理菜园,傍水而居的情景,显示出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接着,“筑台君占白云山”则写友人毛维瞻在高高的白云山上建造了眺望台,寓意着高远的志向和视野。

“三秋一日登临外,千里同风咫尺间”两句,通过登高望远,表达了诗人与朋友虽相隔千里,但心灵相通,仿佛近在咫尺的情感。山峰的阴晴变化被形容为“峰黛阴晴长黯黯”,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而“溜琴朝夕自潺潺”则以流水声衬托出庄内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两句“休官谁道何曾见,林下如今两处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辞官归隐生活的羡慕和对友情的珍视。他们虽然身在两地,但心境相似,都在享受着林下的悠闲时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眺望台为线索,通过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赵抃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江浯溪别归祁门惜阴院三十四韵

浯溪道人洁且脩,祁山未琢青环璆。

手持道录湖海游,褒衣博带澄双眸。

不说羲轩与文周,洙泗濂洛俱浮沤。

阳明倡道跨东瓯,良知独致树旌斿。

心性主张与动谋,知行齐举圣域优。

南峻江门嘉会楼,心无忘助得千休。

新泉正派江汉流,石城遥访横扁舟。

今贤岂不古圣侔,道本一致无薰莸。

要知博约浚源头,虞夏咨命垂鲁邹。

请君祖述古尼丘,泰山沧海难比犹。

鞭农驾昊凌千秋,汗颜哀定走嬴刘。

何闻董葛到韩欧,宿病元从寡欲瘳。

师心持志回万牛,照乘明珠肯暗投。

君行把袂重绸缪,新都暇日辨龙虬。

惜阴院宇清以幽,何年建此追前脩。

忧勤当是禹王俦,再来示我莫大猷。

听调天鼓帝乐御玄洲,那数穷檐委巷弹箜篌。

(0)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二云关亭

古寺长林怀葛乡,白云关上睆晴光。

绕栏朝映阳台紫,出岫秋邻粟里芳。

信节便成游物外,停骖犹自絷名缰。

愿鞭黄囷携仙逸,共和卿歌补舜裳。

(0)

卢龙观与兴国吕子选秀才话别

赤县三年爱,玄谈午夜悰。

来詹初及夏,归计拟延冬。

清饮秦淮月,高寻颍上封。

再游浑熟路,金马过卢龙。

(0)

渔父词

半醉渔翁卧短蓑,大儿吹笛小儿歌。

月明更向芦湾宿,世上风波奈尔何。

(0)

姑苏别仲弟云屏南归

水阔三江路渺茫,蒹葭含露月苍苍。

同来未得同归去,愁对西风鸿雁行。

(0)

观潮

白浪如山拍岸鸣,钱唐六月看潮生。

朝来无限扁舟渡,莫谓风波不可行。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