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醉渔翁卧短蓑,大儿吹笛小儿歌。
月明更向芦湾宿,世上风波奈尔何。
半醉渔翁卧短蓑,大儿吹笛小儿歌。
月明更向芦湾宿,世上风波奈尔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渔父生活画卷。诗人以“半醉渔翁卧短蓑”开篇,巧妙地将渔翁的悠闲与微醺融合在一起,短蓑则暗示了渔翁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他生活的简朴与自在。接着,“大儿吹笛小儿歌”两句,通过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为画面增添了活泼的气息,展现了渔家乐的另一面——家庭的温馨与和谐。
“月明更向芦湾宿”一句,将场景切换至夜晚,月光洒在芦苇湾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祥和的氛围。渔翁选择在此处宿营,不仅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最后一句“世上风波奈尔何”,直抒胸臆,表达了渔翁面对世间纷扰的态度——无论是风浪还是世事变迁,都不足为外人道也。这既是对自身生活状态的写照,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深刻领悟,即在自然与内心的平静中寻求解脱与安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父生活的闲适与自在,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浮华与世事无常的超脱思考。
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怀先怯。
中年后,此般憔悴,怎禁离别。
泪苦滴成襟畔湿,愁多拥就心头结。
倚东风,搔首谩无聊,情难说。
黄卷内,清白日;青镜里,增华发。
念岁寒交友,故山烟月。
虚负人生归去好,谁知美事难双得。
计从今,佳会几何时?
长相忆。
客,感而赋此。
花枝临太液,□解语、入温柔。
*桂窟低迷,天香飘荡,倒影迟留。
须知画图难足,更青山环抱帝王州。
□□□□□□,□□□□□□。
□□□□□□□。
凤吹绕瀛洲。
记水浅蓬莱,尘扬沧海,一醉都休。
华胥梦,虽无迹,甚鼎湖、龙去水空流。
青鸟不来难问,玉妃几度仙游。
山滴岚光水拍堤。
草香沙暖净无泥。
只疑误入武林溪。
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
一尊心事百年期。
视水利,敬谒祠下,少道目前之胜慨。
从行者,前岚州知州平晋尹魏章,书吏王中千,中权秉中伯庸,簿尉史彦英。
金石萃编补正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