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昔为我,老子实似之。
墨氏昔兼爱,释迦亦如之。
孟子辟杨墨,有功此一时。
似仁与似义,暗传匪明垂。
梵语东汉译,玄门西晋师。
迄为万世害,三教乃并驰。
独一韩文公,张我正正旗。
濂洛有诸老,此盛彼遂衰。
杨氏昔为我,老子实似之。
墨氏昔兼爱,释迦亦如之。
孟子辟杨墨,有功此一时。
似仁与似义,暗传匪明垂。
梵语东汉译,玄门西晋师。
迄为万世害,三教乃并驰。
独一韩文公,张我正正旗。
濂洛有诸老,此盛彼遂衰。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学诗吟十首(其五)》。诗中表达了对儒、道、佛三教之争及其对后世影响的深刻反思。
诗人开篇提及杨朱之学和墨子之道,指出孟子在当时批驳这两家思想有功绩,但仁义之理并未明显。接着,诗人转向佛教,表明梵语自东汉传入,而道教则兴盛于西晋。此三种宗教的流传,对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并最终导致三教混同。
最后,诗人赞誉韩愈(文公)旗帜正直,即他的思想和文学主张是正确且有力的。濂洛地区曾居住着许多老者,这里盛行之风逐渐衰退。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三教争鸣及其后果的忧虑,以及对韩愈等先贤坚持正道的赞赏,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思潮的复杂性和文学家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