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蕨东山趁月归,不妨清露湿荷衣。
到家小犬迎人吠,老妇携儿候竹扉。
采蕨东山趁月归,不妨清露湿荷衣。
到家小犬迎人吠,老妇携儿候竹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馨的乡村生活画卷。首句“采蕨东山趁月归”,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在月光下采摘蕨菜的情景,既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也透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田园情趣。接着,“不妨清露湿荷衣”一句,通过清露沾湿荷衣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清新,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到家小犬迎人吠,老妇携儿候竹扉”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归家时的场景。小犬的欢吠和老妇携儿等候在竹门旁的画面,不仅增添了生活气息,更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深厚情感和温暖氛围。这种温馨的家庭场景,让人感受到即使在简朴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幸福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家庭亲情的珍视。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是明代田园诗中的佳作。
禹门西面逐飘蓬,忽喜仙都得入踪。
贾氏许频趋季虎,荀家因敢谒头龙。
手扶日月重轮起,数是乾坤正气钟。
五色笔驱神出没,八花塼接帝从容。
诗酬御制风骚古,论似人情鼎鼐浓。
岂有地能先凤掖,别无山更胜鳌峰。
攀鸿日浅魂飞越,为鲤年深势噞喁。
泽国雨荒三径草,秦关雪折一枝筇。
吹成暖景犹葭律,引上纤萝在岳松。
愿向明朝荐幽滞,免教号泣触登庸。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