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
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
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
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
归来泰山上,当与尔为邻。
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
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
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
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
归来泰山上,当与尔为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的精神状态。开篇“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以猛虎比喻人的才华或本领,即使隐藏也难以掩盖。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基调。
接着,“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则是对朋友张十四的赞美之词。这里的“肮脏”指的是内心的清洁与高尚,即便是在世俗纷争中,也能保持自己的本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赞赏。
“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则是说尽管有勇士佩剑,但也难以抵挡淮阴之战的失败。这里透露出一丝悲凉与无奈,也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担忧。
“击筑向北燕,燕歌易水滨”转而描绘了战争场景,击筑北进,军队行进在河北地区,士兵们在易水之滨高声歌唱。这两句展现了一种宏大叙事的气势。
最后,“归来泰山上,当与尔为邻”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憧憬。泰山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诗人希望将来能与张十四同在一个精神高度,共同享受那份超然世外的宁静。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对时局的反思以及对未来愿景的憧憬,展现了诗人李白特有的浪漫主义情怀和他对于自由与精神追求的向往。
年年渐见南方物,事事堪伤北客情。
山鬼趫跳唯一足,峡猿哀怨过三声。
帆开青草湖中去,衣湿黄梅雨里行。
别后双鱼难定寄,近来潮不到湓城。
皎皎明月光,灼灼朝日晖。
昔为春蚕丝,今为秋女衣。
丹唇列素齿,翠彩发蛾眉。
娇子多好言,欢合易为姿。
玉颜盛有时,秀色随年衰。
常恐新间旧,变故兴细微。
浮萍本无根,非水将何依。
忧喜更相接,乐极还自悲。
上都杨柳瘦且坚,叶叶不展圆如钱。
年年飞花作端午,远客乍见心茫然。
上都飘雪不知数,此花与雪相旋舞。
黄鹂声绝孤雁鸣,万骑千车互来去。
手攀短条心欲绝,宛转成毬恨初结。
寒风飞蓬卷车轮,点点相亚随明灭。
南邻荡子衣夜单,晓望出日如黄绵。
辛勤掇拾不敢弃,愿刮龟毛同作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