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震泽寺壁》
《题震泽寺壁》全文
宋 / 无名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民力久已竭,天乎不见怜。

三年两遭水,十室九无烟。

田没官徵赋,家贫子卖钱。

秋风江上路,忽见渡江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èn
sòng / míngshì

mínjiǔjiétiānjiànlián

sānniánliǎngzāoshuǐshíshìjiǔyān

tiánméiguānzhǐjiāpínmàiqián

qiūfēngjiāngshàngjiànjiāngchuán

翻译
人民的力气早已耗尽,老天为何不怜悯我们。
连续三年遭受两次洪水灾害,十户人家中九户没了炊烟。
田地被官府征税,百姓家境贫困,孩子只能卖身换钱。
秋天的江边小道,忽然看见一艘渡江的船。
注释
民力:人民的力气。
久已:早已。
竭:耗尽。
天乎:老天啊。
见怜:怜悯。
三年:连续三年。
两遭:遭受两次。
水:洪水。
十室:十户人家。
九无烟:九户没了炊烟。
田没:田地被淹没。
官徵赋:官府征收赋税。
家贫:家境贫困。
子卖钱:孩子被迫卖身换钱。
秋风:秋天的风。
江上路:江边小道。
忽见:忽然看见。
渡江船:渡江的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饱受自然灾害与官府盘剥之苦的农民生活图景,通过对比天灾频仍与人民困顿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切同情和无奈。这也反映出宋代社会中的一些普遍问题,如自然灾害频发、官府贪腐以及农民生活的艰辛。

“民力久已竭”,表明人民的力量已经耗尽,无法再承受更多的压迫与苦难。“天乎不见怜”则是对上天不闻民困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灾害无情和社会不公的控诉。

“三年两遭水”,说明这几年来洪水频繁,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紧接着,“十室九无烟”则描绘出一幅荒凉与贫困的景象,意味着几乎每个家庭都陷入了无法生存的境地。

“田没官徵赋”,显示政府对土地征税不饶人,使得农民失去生活来源。“家贫子卖钱”则是这种税收压力下,农民家庭被迫出售儿女以换取微薄金钱维持生计的悲惨现实。

最后,“秋风江上路,忽见渡江船”,通过秋风与江上的渡船营造了一种萧索与孤独之感,也许是在暗示诗人对于这场景的偶然发现和内心的感慨交织。这里可能隐含着对远去或逃离这一切苦难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农民在自然灾害与社会压迫之下所遭受的巨大痛苦和无奈,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人民命运的深刻关怀。

作者介绍

无名氏
朝代:未知

猜你喜欢

与李彭年同送崔岐归二曲,马上口占

霜乾木落爱秦川,兴发身轻逐鸟翩。

贪看暮山忘远近,强陪归客更留连。

貂裘犯雪观形胜,骏马随鹰抟野鲜。

为问南溪李夫子,壮心应未逐流年。

(0)

题山居

扫叶煎茶摘叶书,心闲无梦夜窗虚。

只应光武恩波晚,岂是严君恋钓鱼。

(0)

夜泊九江

夜泊江门外,欢声月里楼。

明朝归去路,犹隔洞庭秋。

(0)

春水生二绝·其一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

鸬鹚鸂鶒莫漫喜,吾与汝曹俱眼明。

(0)

题竹

一顷含秋绿,森风十万竿。

气吹朱夏转,声扫碧霄寒。

(0)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