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节日气氛的古都夜景。诗人通过“月色灯光满帝都”一句,展现出元宵之夜京城中的热闹与辉煌。这里的“帝都”指的是唐代的首都长安,即今天的西安,而“月色灯光”则是对这一场景的生动描绘,既有天然的月光,也有人造的灯火,共同照亮了整个城市。
接着,“香车宝辇隘通衢”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繁华。诗人提到的是节日期间,街道上行驶着装饰豪华、散发异香的车辆,这些车辆不仅是身份与财富的象征,也映射出节庆时人们外出的热闹景象。“隘通衢”则意味着这些车辆在街道上来往穿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而诗人的个人情感表达,则体现在“身闲不睹中兴盛”一句。这里,“身闲”暗示诗人本人并不参与这场繁华,而是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去感受着这份热闹与繁盛。“不睹中兴盛”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无法亲身体验到这种盛世景象的遗憾和自嘲。
最后,“羞逐乡人赛紫姑”一句,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羞涩之情。他虽然没有参与节日的欢庆,但看到乡里的人们纷纷前去观看,甚至与传说中的美女“紫姑”相提并论,也不禁产生了想要追随他们的冲动。这一句中,“赛紫姑”既是对当时流行的民间习俗的一种描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不甘寂寞。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夜景的生动描述,展现了诗人既有对盛世繁华的赞美,也有个人情感上的自嘲与孤独。这种情感交织,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唐代都城节日生活的一种描绘,更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抒发。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春情不断若连环,一夕思归鬓欲斑。
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音书断绝干戈后,亲友相逢梦寐间。
却羡浮云与飞鸟,因风吹去又吹还。
暗滩水落涨虚沙,滩去秦吴万里赊。
马上折残江北柳,舟中开尽岭南花。
离歌不断如留客,归梦初惊似到家。
山鸟一声人未起,半床春月在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