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始闻秋风》。诗中通过对昔日与黄菊花别离和今夜听闻玄蝉鸣叫声回忆往事的情景描绘,表达了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句“昔看黄菊与君别”表明在过去看到黄菊花时,与亲友道了别离之情。接下来的“今听玄蝉我却回”,则是在现在听到秋蝉鸣叫声,内心产生了一种归家的思念。
第三句“五夜飕飗枕前觉”通过对连续五个晚上在枕边感受到的凉风来表达时间流逝之快。紧接着的“一年颜状镜中来”,则是通过镜中的倒影,强调了岁月给人带来的容颜变化。
诗的后半部分,刘禹锡描绘了秋天边塞的荒凉景象和个人孤独的心境:“马思边草拳毛动”表达的是边塞之地的萧瑟秋风吹拂着长满了刺的野草,引发了马儿的不安;“雕眄青云睡眼开”则是诗人在这苍茫大地中,虽然孤独但仍然保持着清醒和警觉。
最后两句,“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表达了诗人在这辽阔的自然景观面前,感受到了天地之广大与自身之渺小。同时,他还提到为亲友扶病而登上高台,这不仅是对朋友身体状况的关心,也反映出诗人对远方亲友深厚的情谊。
总体来看,此诗通过秋风和自然景物,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以及个人孤独情感的沉思。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荒城隐残堞,老树回清湾。
东有齐相丘,累累处高寒。
谁知千载人,此地遗巾冠。
图齐岂不雄,诈力唯偏安。
四海兵纵横,奈尔狐裘閒。
不有莘野资,王业诚间关。
当年矮矮躯,气凌星斗间。
存齐赖世卿,枉道羞申韩。
忧民力忠恳,激世扬清湍。
才术终有馀,雅俭谁能班。
所恨尼溪封,昧圣亏璧完。
犹能百世下,庙食罗豚肩。
英魂渺何许,惨澹风烟残。
繁华一清梦,变灭馀江山。
寥寥今几世,往辙何当还。
怀贤感益深,高歌历胶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