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瓮寺》
《石瓮寺》全文
唐 / 储光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遥山起真宇,西向尽花林。

下见宫殿小,上看廊庑深。

苑花落池水,天语闻松音。

君子又知我,焚香期化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íwèng
táng / chǔguāng

yáoshānzhēn西xiàngjìnhuālín
xiàjiàngōng殿diànxiǎoshàngkànlángshēn

yuànhuāluòchíshuǐtiānwénsōngyīn
jūnyòuzhīfénxiānghuàxī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山寺景象。"遥山起真宇,西向尽花林"一句,以宏伟的山峰和伸展至远处的花林作为画面开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紧接着"下见宫殿小,上看廊庑深",通过对比强调了寺庙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以及建筑在山势中的顺应与隐逸。

"苑花落池水,天语闻松音"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景象,花瓣随风舞落入清澈的池水之中,同时诗人似乎聆听到了大自然的声音——树木间传来的神秘语言,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深层次感悟和沟通。

最后"君子又知我,焚香期化心"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焚香这种仪式来净化心灵,同时也期待着被世俗之外的智者所理解。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一种追求,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山寺自然景观与建筑环境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寻心灵宁静之地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一种深邃而又不失温婉的艺术魅力。

作者介绍
储光羲

储光羲
朝代:唐   籍贯:润州延陵   生辰:约706—763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猜你喜欢

黔山·其二

马尾一山落,马头一山起。

山山不知名,日月但如此。

几年不见山,初心见山喜。

入山转厌山,山灵讵蒙耻。

寻常屐齿间,所见我过矣。

浪游无好山,皮相无真士。

(0)

十四日梧门前辈兰雪国博芙初琴南霁青三太史同集双藤老屋戴金溪前辈继至复偕过衎石寓园看雨薄暮始散金溪衎石霁青还过余饮入夜雨甚客不能出余骤病卧不知三君冒雨归更作何状也诸君皆有诗余作长歌纪之

惊飙襜襜透纤绤,藤阴张帷坐深碧,行觞话雨呼促席。

胜事能兼况佳客,赫曦潜消九衢涤。

急点排窗箭鸣镝,震霆一声住檐滴。

停杯起立当户看,屋角阴晴迷咫尺。

坐间屋漏雨打头,小僮雨立嗟欲愁。

入门扁然来戴侯,众宾逡巡为少留。

故应天意解娱客,雌霓下交云上浮,云中日影穿隙流。

景光变灭争一晌,雨止旋作何时休。

对门钱郎居最近,园亭水木饶清幽。

是中宜夏宜雨游,冲泥急往刺不投。

淋漓衣履各沾湿,轩楹簸荡如轻舟。

梧门先生诗律细,命我作图钱作记。

平池决溜郁波涛,老树呼风助声势。

磴边苔渍泥滑,波面桥低石凌厉。

莲花博士恣游戏,兀立孤亭我心悸。

晚来客散天未霁,客留者三去者四。

张镫不觉夜气沈,作病先容主人睡。

冥心不敌万象嚣,百日愁卧一日豪。

睢盱百怪刺肠肚,心疑卧榻藏螭蛟。

人生那得长无聊,诸公同此心目摇,踏波出门车毂漂。

怪哉我病睡不稳,梦中行雨翻天瓢。

(0)

雨夜独坐忆京中故人

往日西山鸾鹤群,京华一去各纷纷。

纵横浊酒燕关月,慷慨清筝楚国云。

每意飘飖思孺子,一时局度望宗文。

而今独向蛮江里,细雨华镫坐夜分。

(0)

河内·其二

竹林尚修修,贞萋破愁寂。

榛路鸣细泉,苔扉倚败甓。

风流缅嵇际,巾瓶恣游历。

世网致流离,山河逝良觌。

陈迹复千年,蛛丝古龛幂。

俗物忤良多,赏心眇难觅。

高荫昨交衢,小集横槽枥。

酒垆聊驻车,锻灶近排壁。

风尘伤老丑,朋好感离逖。

落日满苍山,凭衿愁短笛。

(0)

游月湖登梅子山同陈愚谷虞部

月湖湖上柳毵毵,罗列诸峰汉水南。

来伴白鸥惟一艇,去听黄鸟有双柑。

千寻竹势筼筜谷,百步渔梁钴鉧潭。

梅子山头高坐好,摩挲石字细如蚕。

(0)

梅关

戢山争凑,盘盘路几回。百寻双堑立,一罅五丁开。

树拔鲸牙出,人争蚁孔来。

路旁余断碣,夫暇剔莓苔。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